2025《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2021年5月1日
B.2022年5月1日
C.2023年5月1日
D.2024年5月1日
答案:A。《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2.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的原则。
A.合法、安全、公开、便民
B.公平、公正、公开、便民
C.合法、公平、安全、便民
D.合法、安全、合理、便民
答案:A。《条例》规定医疗保障基金使用遵循合法、安全、公开、便民的原则。
3.定点医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保管财务账目、会计凭证、处方、病历、治疗检查记录、费用明细、药品和医用耗材出入库记录等资料,及时通过()全面准确传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有关数据。
A.医疗保障信息系统
B.医院内部系统
C.卫生健康部门系统
D.财政部门系统
答案:A。定点医药机构需通过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全面准确传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有关数据。
4.参保人员应当持本人()就医、购药,并主动出示接受查验。
A.身份证
B.社会保障卡
C.医疗保障凭证
D.户口本
答案:C。参保人员应持本人医疗保障凭证就医、购药。
5.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进入现场检查
B.询问有关人员
C.封存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
D.冻结医药机构银行账户
答案:D。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无冻结医药机构银行账户的措施。可采取进入现场检查、询问有关人员、封存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等措施。
6.定点医药机构通过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处骗取金额()的罚款。
A.1倍以上2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3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以上10倍以下
答案:B。《条例》规定,此种情况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7.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实施了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等行为,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除依照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当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处骗取金额()的罚款。
A.1倍以上3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3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以上10倍以下
答案:B。个人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造成损失的,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8.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篡改、毁损、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A.警告处分
B.记过处分
C.降级处分
D.处分
答案:D。《条例》规定,此种情况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9.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等有关资料或者虚构医药服务项目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处骗取金额()的罚款。
A.1倍以上3倍以下
B.2倍以上5倍以下
C.3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以上10倍以下
答案:B。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10.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实行()相结合。
A.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守信
B.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规范和个人自律
C.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监督
D.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规范和个人监督
答案:A。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实行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个人守信相结合。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疗保障基金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其他医疗保障基金。
答案:生育保险基金。《条例》明确医疗保障基金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其他医疗保障基金。
2.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做好服务协议管理、费用监控、基金拨付、待遇审核及支付等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医疗保障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等情况,接受()。
答案:社会监督。医疗保障经办机构需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公开相关基金情况。
3.定点医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医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维护()的合法权益。
答案:公民。定点医药机构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