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儿科护理学题库(附参考答案)
选择题
1.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不正确的是()
A.由上到下
B.由远到近
C.由粗到细
D.由低级到高级
E.由简单到复杂
答案:B。解析: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所以由远到近表述错误。
2.新生儿Apgar评分的五项依据是()
A.心率、呼吸、体重、哭声、皮肤颜色
B.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喉反射
C.心率、呼吸、喉反射、哭声、脐血管充盈度
D.心率、呼吸、喉反射、皮肤颜色、哭声
E.心率、呼吸、脐血管充盈度、羊水性状、皮肤颜色
答案:B。解析:新生儿Apgar评分的五项依据是心率、呼吸、肌张力、皮肤颜色、喉反射。
3.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发热、呕吐的程度
B.腹泻,每日10余次
C.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球
D.有水及电解质紊乱
E.大便蛋花汤样,混有黏液
答案:D。解析:轻型腹泻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腹泻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所以主要区别点是有无水及电解质紊乱。
填空题
1.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_。
答案:婴儿期。解析:婴儿期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此期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2.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______。
答案:1~1.5岁。解析: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cm(两对边中点连线长度),至1~1.5岁时闭合。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主要表现是______。
答案:骨骼改变。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改变是其主要特征。
判断题
1.小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答案:正确。解析:小儿呼吸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这是因为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呼吸器官发育不完善,所以只能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需要。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
答案:错误。解析: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则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3.母乳喂养儿肠道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
答案:正确。解析: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双歧因子,可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母乳喂养儿肠道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有利于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
解答题
1.简述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三定”“三先”“两补”。
“三定”:①定量,即确定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估算,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损失量补充;生理需要量一般为60~80ml/kg。②定性,即确定补液的种类,根据脱水性质选择不同张力的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③定速,即确定补液的速度,一般先快后慢。累积损失量应在8~12小时内补足,每小时8~10ml/kg;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12~16小时内输入,每小时5ml/kg。
“三先”:①先盐后糖,一般先输入盐水,后输入糖水,以纠正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补充电解质。②先浓后淡,开始输入的溶液张力较高,以迅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后逐渐降低溶液张力。③先快后慢,开始输液速度要快,以尽快补充累积损失量,待脱水基本纠正后,减慢输液速度,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两补”:①见尿补钾,一般在补液后有尿排出时开始补钾,补钾浓度不超过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8小时。②惊跳补钙,当患儿出现惊厥、手足搐搦等低钙症状时,应及时补充钙剂。
2.简述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
答案: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喂养:①鼓励母乳喂养,因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②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如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豆类等,同时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铁的吸收。③人工喂养儿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
做好喂养指导:①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②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防治疾病: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慢性失血性疾病等,以减少铁的丢失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