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检测参数及临床应用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pptx
文件大小:2.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千字
文档摘要

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检测参数及临床应用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目录CONTENT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02RDW的临床应用包括03网织红分类的临床应用

概述

0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其参考区间为11.5%~14.5%。RDW有助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RDW-CV%表示RDW:红细胞不均一性的参数

02RDW的临床应用包括结合RDW和MCV两个参数,作为贫血形态学分类的依据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02RDW的临床应用包括未成熟粒细胞(IG)及大型未染色细胞(LUC)的临床意义。未成熟粒细胞(IG)IG增高可见于感染、肿瘤、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大型未染色细胞(LUC)增多,主要见于感染、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

02RDW的临床应用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及血小板比容(PCT)的临床应用: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MPV增高:见于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骨髓代偿生成,增加时;也可见于骨髓纤维化、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MPV减低:骨髓造血系统衰竭时MPV下降,病情越严重,MPV越低;另外,严重感染伴败血症、脾亢、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时MPV减低。2.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血小板分布宽度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3.大血小板比率(P-LCR)P-LCR增高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慢性出血、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等。4.血小板比容(PCT)增高见于反应性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血小板比容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及血小板减少症时。

02RDW的临床应用包括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成熟度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成熟度分类荧光(RNA)强度ReticulocytesPLTRBC高荧光强度低荧光强度中荧光强度WBC前向散射光(细胞大小)

03网织红分类的临床应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成熟度分类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的值,可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最早、且较灵敏的指标。

谢谢,再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