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1.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确保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营造安全、卫生、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强化宣传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依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法开展防控工作。
3.快速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科学防控:依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姓名]
-副组长:[副园长姓名]
-成员:各班级教师、保健医生、后勤人员等
2.职责分工
-组长职责
-全面负责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决策。
-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具体组织实施各项防控措施。
-负责与上级教育、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成员职责
-班级教师:负责班级内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卫生消毒、健康教育等。
-保健医生:做好师生健康检查、疫情监测与报告、防控技术指导等工作。
-后勤人员:保障防控物资供应,做好校园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
四、防控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将传染病防控知识纳入课程内容。
-每学期至少开展[X]次传染病防控专题讲座,向师生传授传染病的预防方法、传播途径、症状表现等知识。
-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意识。
2.严格人员健康管理
-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要求师生每日入园前进行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报告。
-加强对教职工的健康管理,要求教职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持健康证上岗。
3.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校园进行清扫、消毒。
-重点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环境整洁卫生。
-加强对校园内公共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如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防止交叉感染。
4.规范食品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培训。
-做好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加强食堂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堂进行清洁消毒,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加强通风换气
-合理安排教室、寝室等场所的通风时间,每天至少通风[X]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X]分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
6.严格因病缺勤追踪与登记
-建立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班级教师负责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询问,了解其病情和病因。
-如发现学生连续缺勤[X]天以上或出现传染病疑似症状,应及时报告保健医生,并做好记录。
-保健医生对因病缺勤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幼儿园领导,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7.疫情报告与处置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疫情报告程序。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班级教师应立即报告保健医生,保健医生在[X]小时内报告幼儿园领导,并同时向当地教育、卫生部门报告。
-幼儿园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停课等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采样、检测等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8.疫苗接种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组织师生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
-做好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工作,向师生和家长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消除顾虑。
-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疫苗接种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预案
1.应急响应机制
-幼儿园建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