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概述
1.背景
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员的日益增多,校园安全问题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重要关注点。平安校园监控系统作为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实时监控校园内的各个区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2.目标
本监控系统方案旨在构建一个覆盖校园主要区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易于管理维护的监控网络,实现对校园内人员活动、车辆通行、重点区域等全方位的监控,具备实时视频查看、录像存储、智能分析、远程控制等功能,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需求分析
1.监控区域
-教学楼:各楼层教室、走廊、楼梯间等。
-办公楼:办公室、会议室、大厅等。
-图书馆:阅览室、借阅区、书库等。
-食堂:就餐区、操作间、储物间等。
-学生宿舍:宿舍房间、走廊、楼梯口等。
-校园操场、体育馆、礼堂等活动场所。
-校园出入口、停车场、周界等。
2.监控功能需求
-实时视频监控: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看各个监控点的实时视频画面。
-录像存储:对重要视频进行长时间存储,以便事后查询和回放。
-智能分析:具备行为分析、人数统计、车辆识别等智能功能,辅助安全管理。
-远程控制:可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摄像头的云台转动、焦距调整等。
-多屏显示:支持在监控中心进行多画面拼接显示,方便同时查看多个监控点。
3.可靠性需求
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确保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减少故障发生概率,具备故障自动报警和快速恢复功能。
4.安全性需求
视频数据传输和存储应具备高度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采用加密技术和用户权限管理。
三、系统设计
1.监控前端
-摄像机选型
根据不同监控区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如教学楼、办公楼等室内区域可选用高清网络半球摄像机;校园操场、周界等室外区域可选用高清网络枪机或球机,具备防水、防尘、防雷等功能。
-安装位置
合理规划摄像机的安装位置,确保能够覆盖目标区域且无监控死角。在教室、办公室等场所,摄像机安装在墙角上方;在校园出入口、停车场等,安装在高处以获取更广阔的视野。
2.传输网络
-有线网络
利用校园现有的以太网络,将摄像机接入网络交换机,实现视频数据的稳定传输。对于距离较远的监控点,可采用光纤传输,提高传输带宽和稳定性。
-无线网络
在一些特殊区域或临时监控需求场景,可部署无线网络摄像机,通过WIFI或4G/5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但需确保网络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3.存储系统
-存储方式
采用磁盘阵列进行集中存储,根据监控点数量和存储时长需求,配置合适容量的硬盘。同时,考虑采用云存储作为备份,以应对本地存储故障时的数据丢失风险。
-存储策略
根据不同监控区域的重要性和活动规律,制定差异化的存储策略。如校园出入口、重点区域等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存储;其他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存储时长,如保留7天或30天的录像。
4.监控中心
-硬件设备
监控中心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存储阵列、拼接大屏、管理电脑等设备。服务器用于视频数据的处理、存储管理和智能分析;拼接大屏用于多画面集中显示监控图像;管理电脑用于系统配置、操作和日常管理。
-软件平台
采用专业的视频监控管理软件,实现对前端摄像机的集中管理、实时视频查看、录像回放、智能分析等功能。软件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易于操作和维护。
四、智能分析功能
1.行为分析
-人员徘徊检测:当人员在某个区域长时间徘徊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
-奔跑检测:识别快速奔跑的人员,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倒地检测:检测人员倒地情况,可用于紧急救助场景。
2.人数统计
对进出特定区域的人员进行实时人数统计,如教室、图书馆等,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车辆识别
在校园停车场、出入口等区域,实现对车辆的车牌识别,记录车辆进出时间和车牌号,便于车辆管理。
五、系统安全性设计
1.网络安全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设备,防止外部非法网络攻击。
-对内部网络进行分段管理,严格控制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访问权限。
2.数据安全
-视频数据采用加密传输,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