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拔与退出制度
一、选拔制度
(一)选拔原则
公平公正:选拔过程遵循公开透明原则,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都有平等机会参与竞争,选拔标准和流程提前公布,杜绝任何形式的不公平操作。
德才兼备:既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又关注其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和工作责任心,要求成员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
择优录取:根据选拔条件对报名教师进行全面评估,选拔出在教育教学领域表现突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确保工作室成员的高质量和专业性。
(二)选拔条件
基本条件
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身体健康,能够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业务条件
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近[X]年内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优秀,或在县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得奖项。
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近[X]年主持或参与过县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或在省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论文。
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
其他条件
年龄一般在[年龄区间]周岁以下,特别优秀的教师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团队建设和各项活动,与其他成员协作共进。
(三)选拔流程
发布通知:工作室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官网、工作室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成员选拔通知,明确选拔条件、流程和时间安排等相关信息。
个人报名:符合选拔条件的教师自愿填写《名师工作室成员申请表》,并提交个人简历、教师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职称证书、教学成果证明材料(如教学竞赛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课题研究成果等)、个人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
资格审查:工作室组织专人对报名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对照选拔条件,审核报名教师提交的材料,确定符合条件的入围人选。
面试考核:入围人选参加面试考核,面试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念阐述、教学案例分析、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重点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面试由工作室领衔人、专家评委和部分工作室成员组成的面试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综合评定:面试结束后,面试小组根据面试成绩和报名教师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拟录取人选名单。
公示与录取:拟录取人选名单在教育行政部门官网、工作室网站等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X]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录取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并颁发录取通知书。
二、退出制度
(一)退出情形
自动退出
成员因工作调动、退休、离职等原因,无法继续参与工作室活动的,应提前[X]个月向工作室提交书面申请,经工作室同意后,办理自动退出手续。
成员因身体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室成员职责的,应提供相关医疗证明,经工作室核实后,可办理自动退出手续。
考核不合格退出
工作室每年对成员进行一次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参与工作室活动情况、教学工作业绩、教育科研成果、师德师风表现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工作室将与其谈话,要求其限期整改。若整改后仍不合格,工作室将劝其退出。
违规违纪退出
成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工作室规章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作室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责令退出等处理。
成员在工作室活动中弄虚作假,抄袭他人成果,或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责令退出工作室,并通报所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原因退出
成员未经工作室同意,连续[X]次不参加工作室组织的重要活动,或累计[X]次不参加工作室活动的,工作室将视为自动退出。
成员因个人原因,主动申请退出工作室的,应提前[X]个月向工作室提交书面申请,经工作室同意后,办理退出手续。
(二)退出程序
提出申请:成员因上述原因需要退出工作室的,应填写《名师工作室成员退出申请表》,说明退出原因,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审核批准:工作室收到成员退出申请后,由工作室领衔人组织召开工作室会议,对成员退出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工作室将批准成员退出,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办理手续:批准退出的成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X]个工作日内,与工作室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包括归还工作室借用的物品、移交个人负责的工作室工作资料等。
公示公告:工作室将成员退出情况在工作室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公示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三)退出后的相关事宜
退出成员不再享有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相关权利和待遇。
退出成员在工作室期间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仍归个人所有,但在成果展示和宣传中,不得再使用名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