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生请假制度.docx
文件大小:39.51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规范小学生请假行为,保障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维护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请假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小学生。

二、请假类型及相关规定

(一)病假

1.定义

因身体不适、疾病等原因无法正常到校上课的情况。

2.请假流程

-学生因生病需要请假,应由家长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班主任请假,并说明病情及预计请假天数。

-事后,家长需尽快提供正规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病历、诊断书等),交给班主任存档。

3.请假期限

-一般病假以医生建议为准,原则上一次请假不超过连续两周。若病情较重,需延长请假时间,家长应提前与学校沟通,并按学校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长期病假的学生,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的学业辅导,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

4.返校要求

-病愈后,学生需持医院开具的复学证明向班主任销假,方可返校上课。

-若因传染性疾病请假,需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相关规定执行隔离期,隔离期满后,持相关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二)事假

1.定义

因个人或家庭特殊原因需要请假的情况,如参加重要活动、处理家庭突发事件等。

2.请假流程

-家长应提前向班主任说明事假原因及请假天数,并填写书面请假条,经班主任批准签字后,学生方可离校。

-请假条应注明请假起止日期、事由、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

3.请假期限

-事假原则上每次不超过三天,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请假时间,家长应提前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延长。

-一学期内事假累计天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4.审批权限

-一天以内的事假由班主任批准。

-两天及以上的事假需经班主任同意后,报年级主任审批。

(三)公假

1.定义

学生因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活动、竞赛、演出等学校安排的任务而请假,属于公假范畴。

2.请假流程

-由学校相关部门提前通知班主任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及活动内容,并说明请假事宜。

-学生无需填写请假条,但需告知家长活动详情,确保家长知晓学生去向。

3.注意事项

-学生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假活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需提前向学校相关部门请假,并说明原因。

-活动结束后,学生应及时返回学校上课,不得无故在外逗留。

三、请假审批程序

(一)日常请假

1.低年级(一、二年级)

-学生请假一天以内,由家长通过电话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做好记录,并在班级考勤表上注明。

-若请假两天及以上,家长需填写请假条,交班主任审批,班主任同意后签字,并将请假条留存。

2.中年级(三、四年级)

-学生请假一天以内,家长可通过电话或微信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记录在案。

-请假两天至三天,家长需填写请假条,班主任审批签字后,报年级主任备案。

-请假三天以上,家长填写请假条,班主任签字后,由年级主任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反馈给班主任。

3.高年级(五、六年级)

-学生请假一天以内,家长告知班主任后,班主任记录考勤。

-请假两天至三天,家长填写请假条,经班主任审批签字后,交年级主任审核。

-请假三天以上,家长填写请假条,依次经班主任、年级主任审核后,报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将结果反馈给班主任。

(二)特殊情况请假

1.在学校上课期间,若学生突发紧急情况需要请假,家长无法及时联系班主任时,可先联系学校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了解情况后,通知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

2.若因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学校停课,学生无需请假。但复课后,学生需补齐请假手续,说明停课期间的情况。

四、请假期间的学业安排

(一)短期请假(病假或事假不超过一周)

1.班主任应与各科任课教师沟通,告知学生请假事宜。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如作业布置、学习要点等,并安排适当的自学任务。

2.学生返校后,应主动向任课教师询问学习进度,及时补齐所缺课程和作业。任课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帮助学生跟上班级教学节奏。

(二)长期请假(病假或事假超过一周)

1.学校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课程安排,制定个性化的学业辅导计划。辅导计划包括提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