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施工现场管理办法.docx
文件大小:39.8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99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障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文明施工,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现场的管理活动。

3.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文明作业的原则。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2.安全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等。

-对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高处作业等危险部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等。

-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并督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3.施工机械与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与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对施工机械与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机械与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4.临时用电管理

-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和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

-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对临时用电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5.消防安全管理

-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

-对施工现场的动火作业进行严格管理,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三、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质量控制措施。

-制定质量检验制度,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建立质量验收制度,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交付使用。

2.质量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质量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3.质量检验与验收

-施工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质量检验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标准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监理单位应按照规定的验收程序和标准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工程出具质量验收报告。

四、施工现场进度管理

1.进度计划编制

-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工期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和周进度计划等。

-施工进度计划应明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责任人等,并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批。

2.进度计划执行与控制

-施工单位应按照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建立进度跟踪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出现偏差时,施工单位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增加人力、物力、调整施工顺序等。

3.进度协调与沟通

-建立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进度问题。

-施工单位应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做好进度管理工作。

五、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对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