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煤矿顶板管理,有效预防顶板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山西省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类煤矿的顶板管理活动。
3.基本原则
煤矿顶板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顶板安全。
二、管理职责
1.煤矿企业
-煤矿企业是顶板管理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人员的顶板管理职责,制定顶板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并严格落实。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要定期研究解决顶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保证顶板管理所需的人、财、物投入。
-煤矿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工作,要组织制定和实施顶板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消除顶板事故隐患。
-煤矿企业各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顶板管理相关工作。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和审查顶板管理技术措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顶板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查处顶板管理违规行为;机电部门负责保障顶板支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物资供应部门负责提供合格的顶板支护材料和设备等。
2.煤矿矿长
-矿长是本煤矿顶板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履行顶板管理职责,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顶板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矿长要定期组织开展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顶板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及时消除隐患。
-矿长要加强对职工的顶板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顶板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区(队)长
-区(队)长是本区(队)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本区(队)职工学习和执行顶板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本区(队)作业场所顶板安全。
-区(队)长要加强现场管理,每班作业前要对作业地点的顶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监督职工正确使用顶板支护设备。
-区(队)长要组织开展本区(队)的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安排整改,确保作业安全。
4.班组长
-班组长是本班组顶板管理的现场责任人,要在作业前对作业地点的顶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组织作业。
-班组长要监督本班职工正确使用顶板支护设备,制止违章作业行为,确保本班作业安全。
-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顶板出现异常情况,班组长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向区(队)长报告。
5.职工
-煤矿职工必须遵守顶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职工要积极参加顶板安全培训教育,提高顶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职工在作业过程中,要认真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报告班组长或其他管理人员,并配合进行处理。
三、地质勘探与设计
1.地质勘探
-煤矿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勘探程度应达到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地质勘探报告要真实、准确、完整,为煤矿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煤矿企业要加强与地质勘探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地质勘探工作进展情况,对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地质勘探单位要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范要求,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设计
-煤矿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方法、顶板特性等因素,优化巷道布置和支护设计,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巷道断面设计要根据巷道用途、服务年限、围岩性质等因素综合确定,满足通风、行人、运输、设备安装和检修等要求。
-支护设计要根据围岩类别、巷道跨度、地应力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确保巷道支护安全可靠。对松软破碎、地应力大等特殊地质条件的巷道,要进行专门的支护设计,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煤矿企业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设计进行会审,提出审查意见,设计单位要根据审查意见及时修改完善设计。
四、巷道支护
1.基本要求
-巷道支护应优先采用锚杆、锚索、锚喷等主动支护方式,根据围岩条件合理选择支护参数,确保支护效果。
-锚杆(索)的材质、规格、强度等要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的锚固力、预紧力要达到规定标准。锚索的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