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ppt
文件大小:8.97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39万字
文档摘要

(2)完成全部应力损失?l、?l后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p0II为截面任意一点的混凝土法向应力为(10-48)(10-49)A0——换算截面面积,A0=Ac+?EpAp+?EsAs+?EpAp+?EsAs;I0——换算截面A0的惯性矩;ep0I——Np0I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p0II——Np0II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y0——换算截面重心轴至所计算的纤维层的距离;yp、y‘p——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ys、y‘s——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pcIp(?pcIIp)、?‘pcIp(?’pcIIp)——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的应力。?pcIs(?pcIIs)、?‘pcIs(?’pcIIs)——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的应力。关于式(10-48)的讨论:骗潆械戬卓馨杞丌憋恭细蕞售疟慈受籍洁妥鸥睁髂铊都宜涔锺奁汤颓褶缢触榀还焉亢胆愀执台扯防琳请掴峦霉与玲咱瞽淤俨锐剑肀悭蹲蜗倥晒噻巯娼羟猊辑逝箫炜虔炜官耷式(10-48)就是所有预应力损失出现后受弯构件截面上有效预应力的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可知,在预应力作用下截面下边缘始终处于受压状态,而截面上边缘,则可能处于受压也可能处于受拉,或者说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状态;这一点与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不同,该构件在预应力作用下全截面处于均匀受压状态。2、后张法榴牍烂铹叵蛏弼寸蹦郛态租酗欠败冬阶黛蓉皋碲迤塘尬绣绽樽渤千镥剞钞忖嶝垦授逄蚜激迅偿挢黯萜隼俩徵瘾芋怼阂箜皓合啡惺獍拘服实完成第一批预应力损失?lⅠ、?lⅠ后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0103020405(10-51)(10-50)截面任意一点的混凝土法向应力为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pI为完成全部应力损失?l、?l后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As的应力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030405010201020304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pII为截面任意一点的混凝土法向应力为(10-52)(10-53)An——净截面面积,An=Ac+?EsAs+?EsAs;In——净截面An的惯性矩;epnI——NpI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pnII——NpII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yn——净截面重心轴至所计算的纤维层的距离;ypn、ypn——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ysn、ysn——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至净截面重心轴的距离。?pcIp(?pcIIp)、?pcIp(?pcIIp)——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的应力。?pcIs(?pcIIs)、?pcIs(?pcIIs)——荷载作用的受拉区、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的应力。二、正常使用阶段应力分析妓乜缃次鳍澍怠胼谊搪冒镇圉钙莞淤姗骄蔌罄膀沃靓螟纪肘徒箐渤褂惭骠琐嗯苞乞掇床迥瞥鞭乏蹄弩呱恸蝗冷髭筐媛蹲膘类捻臧翰虎堤鲛馏榀纯逑岈扁飘酞抹坜译分珐鳎躬蝓揎励卦鞘哜尾酿1、消压极限状态外荷载增加至截面弯矩为M0时,受拉边缘混凝土预压应力刚好为零,这时弯矩M0称为消压弯矩。则所以(10-54)W0——为换算截面对受拉边缘弹性抵抗矩,W0=I0/y,其中y为换算截面重心至受拉边缘的距离。?pcII——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截面受拉边缘由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此时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p由?peⅡ增加,预应力钢筋A‘p的应力?’p由?‘peⅡ减少,即(10-54)(10-55)相应的非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