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排水沟现状:排水沟由于长期使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沟壁开裂、渗漏,沟底淤积、破损等问题,影响了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
4.修补范围:对[具体范围]内的排水沟进行全面修补。
二、编制依据
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排水沟的结构特点和修补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2.材料准备
-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
-砂:选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
-石子:选用粒径为5-25mm的碎石,含泥量不超过2%。
-钢筋: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
-防水涂料:选用环保型、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涂料。
-其他材料:如止水带、密封胶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机械设备准备
-挖掘机:用于清理沟底淤积物。
-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搅拌混凝土。
-振捣器:用于振捣混凝土。
-电焊机:用于焊接钢筋。
-切割机:用于切割管材。
-运输车辆:用于运输材料和设备。
4.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
-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测量放线,确定排水沟的修补位置和尺寸。
四、施工工艺
1.沟壁修补
-裂缝处理
-对于宽度小于0.2mm的裂缝,采用表面封闭法处理。先将裂缝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涂刷环氧树脂胶泥进行封闭。
-对于宽度大于0.2mm的裂缝,采用压力灌浆法处理。先在裂缝两侧钻注浆孔,间距为200-300mm,然后用压力灌浆泵将环氧树脂浆液注入裂缝中,直至浆液充满裂缝。
-破损修复
-对于局部破损的沟壁,先将破损部位清理干净,然后支设模板。
-模板支设应牢固、平整,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与原沟壁结合良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2.沟底修补
-淤积清理
-采用挖掘机将沟底的淤积物清理干净,确保沟底平整。
-破损修复
-对于局部破损的沟底,先将破损部位清理干净,然后铺设一层厚度为100-150mm的碎石垫层。
-在碎石垫层上浇筑一层厚度为150-200mm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渗漏处理
-检查渗漏部位
-通过观察、试水等方法,确定渗漏部位。
-渗漏处理
-对于轻微渗漏部位,可采用涂抹防水涂料的方法进行处理。先将渗漏部位清理干净,然后涂刷防水涂料,涂刷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严重渗漏部位,可采用设置止水带的方法进行处理。先在渗漏部位凿出一条宽度为20-30mm、深度为50-100mm的凹槽,然后在凹槽内安装止水带,最后用密封胶密封。
4.钢筋工程
-钢筋加工
-钢筋应在现场加工,加工后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弯曲和弯钩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长度和直径应准确无误。
-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间距和位置应准确无误。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连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