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项目
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交底日期:2025年03月17日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4)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24)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3)
4.设计图纸及地勘报告
二、施工准备
1.人员配置:
持证测量员2名、施工员2名、机械操作手4名(挖掘机、自卸
汽车等),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
2.机械与工具:
挖掘机(1.5m3斗容)、自卸汽车(载重15t)、推土机、压路
机、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50m经检定合格)等。
3.材料准备:
钢板桩(边坡支护)、排水管材、防尘网等。
4.作业条件:
清除场地内障碍物,完成测量放线并复核,设置排水系统,地下
水位降至基底0.5m以下。
三、操作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控制桩放出开挖边线,撒灰标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施工。
2.开挖顺序与分层:
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原则,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1.5m,
坡顶无荷载时按10.75放坡,中密砂土按11.25放坡。
3.机械开挖:
采用挖掘机退挖法,预留30cm人工清底,基底标高误差
≤±50mm。
4.边坡修整与支护:
开挖后立即修坡,边坡稳定性差时采用钢板桩支护或喷射混凝土
护面。
5.排水措施:
基坑周边设300×300mm排水沟,集水井间距≤30m,配备水泵
抽排积水。
6.基底处理:
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钎探检查地基承载力,发现软弱土层需报
设计单位处理。
四、质量控制标准
1.主控项目: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mm,长度/宽度偏差+200mm、-
50mm。
2.一般项目:
表面平整度≤20mm,基底土性符合设计要求(需留存影像及钎探
记录)。
3.验收流程:
自检→报监理验收→隐蔽工程记录签字→进入下道工序。
五、安全文明施工
1.安全防护:
基坑周边设1.2m高防护栏杆(两道横杆),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夜间设置红色警示灯。
2.机械操作规范:
挖掘机作业半径内严禁人员停留,自卸汽车卸土后需确认车厢复
位再行驶。
3.应急预案:
配备应急物资(砂袋、水泵),发现边坡裂缝或位移超限
(≥3mm/天)立即停工并上报。
4.环保措施:
土方运输车辆覆盖防尘网,出场前清洗轮胎,堆土区覆盖防尘网
并定期洒水。
六、特殊工况处理
1.雨季施工:
边坡坡度放缓至11,基底设盲沟导水,雨后复工前检查边坡稳定
性。
2.邻近建筑物保护:
开挖前设置沉降观测点,每日监测位移(≤2mm/天),必要时采
用注浆加固。
七、资料管理
1.记录开挖过程数据,形成《土方开挖记录表》《基底验槽记
录》。
2.影像资料留存:边坡支护、基底处理、隐蔽工程等关键节点。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施工班组、机械班组)
审核人:×××
备注:施工中若遇地质异常(如流沙、古墓等),立即停工并上
报项目部,严禁擅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