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
4.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5.工程规模:[工程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相关规模指标]
6.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
3.《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规范》(JGJ/T409)
4.当地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5.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扬尘控制目标
1.施工现场扬尘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施工现场周边空气质量良好。
2.做到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到位,实现施工过程中无明显扬尘现象,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扬尘污染源分析
1.土方作业扬尘:土方开挖、回填过程中,土料暴露在空气中,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扬尘。
2.砂石料装卸及堆放扬尘:砂石料在装卸过程中会产生扬尘,露天堆放时,表面易被风吹起扬尘。
3.水泥等粉状物料扬尘:水泥、粉煤灰等粉状物料在装卸、储存过程中,如防护不当,容易飞扬。
4.建筑垃圾及渣土扬尘:建筑垃圾和渣土在清理、运输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覆盖、密封措施,易产生扬尘。
5.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尾气,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颗粒物等污染物。
6.建筑物拆除扬尘:拆除建筑物时,若不采取喷水降尘等措施,会产生大量扬尘。
五、扬尘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扬尘控制措施
-土方开挖前,对作业区域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确保运输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产生扬尘。
-土方开挖时,配备洒水车,根据天气情况和作业进度适时进行洒水降尘,保持作业面湿润。
-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方式,减少土方暴露面积和时间,开挖后的土方及时进行覆盖或运输。
-土方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式运输,严禁超载,避免土方洒落产生扬尘。在车辆出场前,对车身及轮胎进行冲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
2.砂石料装卸及堆放扬尘控制措施
-砂石料装卸时,应尽量降低装卸高度,减少扬尘产生。可采用密闭式装卸设备或在装卸点设置喷雾降尘装置。
-砂石料应分类堆放,并采用密闭式储存设施或进行覆盖。储存设施应设置在远离居民区和主要交通干道的地方,并做好防风、防雨措施。
-在砂石料堆放场地周围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具体高度],减少扬尘扩散。
3.水泥等粉状物料扬尘控制措施
-水泥等粉状物料应采用密闭式储存罐储存,储存罐应安装除尘设备,确保粉尘排放达标。
-粉状物料装卸时,应采用气力输送等密闭式装卸方式,避免粉尘外扬。
-在粉状物料使用过程中,应设置专门的搅拌设备,并配备吸尘装置,将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
4.建筑垃圾及渣土扬尘控制措施
-建筑垃圾和渣土应及时清理,严禁在施工现场长期堆放。
-建筑垃圾和渣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并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运输。
-对建筑垃圾和渣土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可回收利用的应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排放。
-在建筑垃圾和渣土清理现场,应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定期进行洒水降尘,保持现场清洁。
5.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措施
-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发动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尾气排放。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作业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负荷作业,减少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设备。
6.建筑物拆除扬尘控制措施
-建筑物拆除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拆除方案中应包括扬尘控制措施。
-拆除作业前,应对拆除区域及周边进行洒水降尘,确保拆除现场及周边环境湿润。
-拆除过程中,应采用湿法作业,配备洒水车随时进行喷水降尘,保持拆除部位湿润,减少扬尘产生。
-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和渣土应及时清理、运输,严禁在拆除现场长时间堆放。
六、扬尘监测与监控
1.在施工现场设置扬尘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扬尘浓度,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相关部门。
2.安排专人负责扬尘监测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监测数据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