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市政接驳井段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43.2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6.88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市政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接驳井段位置及作用:本接驳井段位于[具体位置],主要用于连接[相关市政设施或管道系统],实现不同管道之间的顺畅过渡与衔接,确保市政排水、供水、供电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编号]、[设计说明文件名称]等。

2.相关规范及标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

-其他相关行业标准及地方规范

##三、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接驳井段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

-进度目标:按照合同工期要求,按时完成接驳井段施工任务。

-环保目标: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2.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协调工作。

-下设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施工顺序及流程

-施工顺序: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井壁砌筑(或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井盖安装→管道接驳→周边回填。

-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井体结构施工→防水处理→设备及附件安装→质量验收→土方回填。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提出疑问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文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测量人员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与复核工作,进行施工场地的测量放线,确定接驳井的位置、尺寸等。

2.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钢筋、水泥、砂、石、砖、井盖等原材料及构配件,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等,并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现场准备

-完成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水、通电,场地平整。

-搭建临时设施,如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满足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需要。

-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确保施工合法合规。

##五、主要施工方法

1.土方工程

-开挖

-根据测量放线确定的开挖边界,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深度和坡度,避免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预留200-300mm厚的土层由人工进行清理,以防止机械对基底土的扰动。

-运输:开挖出的土方采用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弃土场。

-基底处理

-如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若基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沟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填、夯实等处理措施,处理后经检验合格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基础工程

-混凝土基础

-模板安装:根据基础尺寸安装模板,模板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防止漏浆。

-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下料、加工和绑扎,确保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及间距符合设计规定,钢筋的接头位置、数量等应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至现场后,通过混凝土输送泵或溜槽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应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砖砌基础

-砌筑前,将砖浇水湿润,使其含水率达到10%-15%。

-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砌筑时应保证灰缝饱满、均匀,厚度控制在8-12mm。

-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拉结筋,拉结筋应埋入墙体内部,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井壁工程

-砖砌井壁

-砌筑时,应遵循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保证灰缝均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