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市政工程项目名称]位于[具体地点],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项目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多个子项。本工程施工周期预计从[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施工期间需确保各施工环节的用电需求。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用电设备及负荷计算
1.主要用电设备
-施工机械: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等,这些设备功率较大,运行时间相对集中。
-混凝土施工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输送,是混凝土施工阶段的主要用电设备。
-钢筋加工设备:如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等,在钢筋加工车间持续运行。
-照明设备:施工现场及办公区、生活区均需配备充足的照明灯具,以满足夜间施工及人员生活需求。
2.负荷计算
-根据各用电设备的功率及使用情况,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施工机械:总功率为[P1],需要系数取[K1],计算负荷[Pjs1]=[P1×K1]。
-混凝土施工设备:总功率为[P2],需要系数取[K2],计算负荷[Pjs2]=[P2×K2]。
-钢筋加工设备:总功率为[P3],需要系数取[K3],计算负荷[Pjs3]=[P3×K3]。
-照明设备:总功率为[P4],需要系数取[K4],计算负荷[Pjs4]=[P4×K4]。
-总的计算负荷[Pjs]=[Pjs1+Pjs2+Pjs3+Pjs4]。经计算,本工程临时用电总计算负荷约为[X]kW。
四、电源选择
1.外部电源接入
经与当地供电部门沟通协调,本工程拟从[供电线路名称]接入[X]kV电源,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引入施工现场临时配电室。该供电线路距离施工现场较近,供电可靠性高,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期间的用电需求。
2.备用电源考虑
为确保施工期间用电的连续性,防止因停电造成损失,本工程配备一台[X]k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放置在施工现场空旷、通风良好的位置,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随时能够投入使用。
五、临时配电室设置
1.位置选择
临时配电室应设置在靠近电源进线处,且地势较高、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周围应设置防护围栏,并悬挂警示标志。配电室与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危险场所应保持安全距离。
2.配电室布局
-配电室内应设置配电柜、配电箱、控制箱等电气设备,配电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具有过载、短路、漏电保护等功能。
-配电室内应设置值班室,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和应急照明灯具,以便值班人员随时监控配电室运行情况。
-配电室应设置防火、防潮、防雷、防虫等设施,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六、配电系统设计
1.TN-S系统
本工程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该系统的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应分开设置,保护零线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配电箱与开关箱设置
-施工现场应设置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制度。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关箱应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距离不宜超过3m。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定型产品,并应具备良好的防雨、防尘、防漏电等性能。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元件应完好无损,动作可靠。
-配电箱、开关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并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3.漏电保护器设置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内应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形成分级保护,确保用电安全。
七、线路敷设
1.电缆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负荷计算结果及现场实际情况,选用[电缆型号]电缆作为供电线路。电缆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期间的用电需求。
2.电缆敷设方式
-电缆在施工现场应采用直埋或架空敷设的方式。直埋电缆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电缆周围应回填软土或砂层,电缆上方应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