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圆管涵位置及数量:本工程圆管涵共计[X]道,分布于[具体段落],管径为[具体管径],管节长度为[具体长度]。
4.工程内容:包括圆管涵的基础施工、管节安装、洞口修筑、防水层施工以及附属设施施工等。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说明]
2.施工规范及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15)
3.现场勘查资料:[对施工现场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的勘查报告]
三、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圆管涵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组织、协调、指挥等工作。
2.施工顺序安排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先进行圆管涵基础施工,待基础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管节安装,再依次进行洞口修筑、防水层施工及附属设施施工。
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总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圆管涵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附件),确保圆管涵施工按时完成,不影响后续工程进展。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图纸会审,提出疑问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场地准备
-清除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
-测量放线,确定圆管涵的中心线和基础边线,并设置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
3.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前采购合格的管节、水泥、砂、石、钢材等原材料,并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管节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4.机械设备准备
配备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振捣器、电焊机等齐全的施工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正常投入使用。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
1.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
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边坡坡度,防止塌方。当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预留[X]cm厚土层进行人工清理,避免机械扰动基底土。
-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完成后,对基底进行检查验收。如基底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沟通,采取换填、夯实等处理措施,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标准。
-基础浇筑
在基底处理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车运输至浇筑地点,通过混凝土输送泵送入模板内。浇筑过程中要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基础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具体天数]。
2.管节安装
-管节检查
管节运至现场后,要对其外观质量、尺寸等进行检查,确保管节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合格的管节方可进行安装。
-安装准备
在基础上测量放线,确定管节的安装位置。在基础上铺设[具体厚度]的砂垫层,使管节安装平稳。
-管节安装
采用起重机将管节吊起,平稳地安放在基础上。管节之间的连接采用橡胶圈密封,确保接口严密,不漏水。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管节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保证管涵的轴线顺直。
3.洞口修筑
-八字墙基础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八字墙基础的开挖和浇筑,施工方法与圆管涵基础相同。
-八字墙墙身砌筑
八字墙墙身采用浆砌片石砌筑。砌筑前要对石料进行挑选,确保石料质地坚硬、无裂缝。砌筑时要分层错缝,灰缝饱满,采用坐浆法施工。墙身砌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勾缝,勾缝要平整、美观。
-洞口铺砌
洞口铺砌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铺砌厚度和范围要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洞口的稳定性和排水顺畅。
4.防水层施工
-基层处理
在管涵表面清理干净,使其平整、干燥,无杂物和油污。
-防水层铺设
采用[具体防水材料名称]进行防水层铺设。铺设时要注意卷材的铺贴方向和搭接宽度,确保防水层铺贴牢固,无空鼓、翘边等现象。防水层铺设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防止防水层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