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天一文化专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可转发或复印传播]
4.3隧道施工
4.3.4隧道支护与衬砌
1.一般规定
隧道喷锚支护应紧随开挖及时施作。
隧道衬砌中线、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误差不得导致衬砌结构厚度减薄、侵入隧道设计内轮廓线。
2.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特种水泥。采用特种水泥时应进行现场
试验,强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粗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2mm。细集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
度模数宜大于2.5,集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
(4)应选择速凝效果好,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收缩影响小的速凝剂,其初凝时间应不大于3min,终凝时间
应不大于12min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8MPa。
喷射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湿喷工艺。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应直接喷在围岩面上,与围岩密贴,受喷面不得填塞杂物。
(2)喷射混凝土作业应按初喷和复喷混凝土分别进行,复喷混凝土可分层多次施作。
(3)喷射混凝土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拱部喷射混凝土应对称作业。
(4)初喷混凝土厚度宜控制在20~50mm,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可结合初喷找平。
(5)根据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喷射部位和钢架、钢筋网设置情况,复喷可采用一次作业或分层作业。拱
顶每次复喷不宜大于100mm。边墙每次复喷厚度不宜大于150mm。复喷最小厚度不宜小于50mm。
(6)后一层喷射混凝土应在前一层喷射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初喷混凝土表面已蒙上粉尘时,后一
层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受喷面应吹洗干净。
(7)未掺入速凝剂的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宜大于2h。
(8)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喷嘴宜垂直岩面,喷枪头到受喷面的距离宜为0.6~1.5m。喷射机工作压力宜根据
混凝土塌落度、喷射距离、喷射机械、喷射部位确定,可先在0.2~0.7MPa之间选择,并根据现场试喷效果
调整。
(9)喷射混凝土不得挂模喷射。
(10)喷射混凝土回弹物不得重新作喷射混凝土材料。
喷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2)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
(3)隧道内环境日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气温不宜低于+5℃。
(2)在结冰的层面上不得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
(3)喷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2)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粗集料粒径不宜大于10mm。
(3)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水泥、砂石料、钢纤维应先干拌,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5min,加水后湿拌时间不
[注:天一文化专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可转发或复印传播]
应小于3min。
(4)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得低于380MPa。
(5)钢纤维不得有油渍及明显的锈蚀。
有钢架的地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架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进行复喷混凝土,由下至上进行,钢架背后与围岩之间的空隙不得填塞杂物,
应喷密实。
(2)喷射混凝土应将钢架包裹、覆盖。
混凝土喷射机械手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2)喷射区段划分应使机械手大臂移动较少。一次喷射长度不宜大于6m。
(3)移动喷射机时,机械手大臂和滑壁应复位。
(4)达到工作位置后,应关闭喷射机引擎,并应使用驻车制动器。
(6)管路堵塞时,应先关闭主机后方能处理。
每次喷射混凝土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除回弹或掉落在拱脚的堆积废料。
3.锚杆
在设有系统锚杆的地段,系统锚杆宜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
锚杆施作时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钢架地段,锚杆在初喷混凝土、挂钢筋网后施作,或在初喷混凝土、挂网钢筋网、复喷后施作。
(2)有钢架地段,锚杆在初喷混凝土、挂钢筋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后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