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X路桥工程无损检测职业技能理论培训70课件.pptx
文件大小:2.21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38千字
文档摘要

”1+X“

路桥工程无损检测职业技能

理论培训

砼结构钢筋分布及保护层厚度检测(电磁感应法)

2.1钢筋分布及其保护层厚度检测

混凝土中钢筋分布、保护层厚度对结构的承载力以及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该项工作属于隐蔽工程,由于施工中的偷工减料、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工程中钢筋直径和数量不足、保护层厚度不够都是常见的问题,所以工程行业内迫切需要相应的无损检测技术,电磁感应法应运而生。

2.1钢筋分布及其保护层厚度检测

优点:测试精度高

缺点:1、费工费力;2、容易破坏结构完整性;

3、剔凿后需要对结构重新修复;4、无法日常检测

优点:1、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效率高;

2、对结构完整性破坏小(仅需要局部剔凿验证);

3、可以作为日常检测方法;

缺点:1、容易受预埋件及其它金属件影响;

2、测试深度较浅,一般不超过10cm左右

2.1电磁感应法设备

浅层钢筋的位置、直径和保护层厚度

不太密集

2.1电磁感应法设备组成

仪器探头产生一个电磁场,当某条钢筋或其他金属物体位于这个电磁场内时,会引起这个电磁场磁力线的改变,造成局部电磁场强度的变化。电磁场强度的变化和金属物大小与探头距离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把特定尺寸的钢筋和所要调查的材料进行适当标定,通过探头测量并由仪表显示出来这种对应关系,即可估测混凝土中钢筋位置、深度、尺寸。

2.1电磁感应法检测原理

发射线圈通电后产生一次电磁场,钢筋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钢筋内感应电流再次行成二次场,此时,探头中的接收线圈切割接受二次场信号。

2.1电磁感应法检测原理

2.1电磁感应法检测原理

在输入钢筋直径参数后,通过接受线圈感应到的二次磁场强度可计算出钢筋埋深,从而检测保护层厚度。

2.1电磁感应法相关规程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2019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1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1电磁感应法检测注意事项

钢筋密集时检测方法:

当钢筋间距密集时,仪器接收信号的信号变化值较小,易造成漏判。

方法:先确定箍筋位置,在间距较大的箍筋间慢速移动传感器进行检测。附录E对结构实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

2.1电磁感应法相关规程

钢筋疏密程度:钢筋水平间距大于1.5倍保护层厚度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钢筋间距小于保护层厚度时,钢筋越密,仪器示值偏小越多。

探头轴线与钢筋轴线的交角:两轴线平行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当两轴线45°斜交时,示值偏大10%以上;两轴线垂直时,示值偏大20%以上。

仪器参数的设置:仪器钢筋直径设置与实际尺寸越相近,检测结果越准确。

与主筋垂直的分布钢筋:当探头置于分布钢筋上检测主筋保护层厚度时,仪器示值偏小5%以上。

探头尺寸大小:探头尺寸小,受相邻钢筋影响小,精度高。

检测面平整度:当检测面不平时,仪器示值偏大。

其他金属材料:检测区域存在水管、电线、金属电线套管等导电金属时,也会改变仪器的正常读书,使仪器示值偏小。

仪器性能(脉冲式一般优于稳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