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建筑规模:外墙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
4.真石漆颜色及效果要求:[详细描述真石漆颜色及期望达到的装饰效果]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
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
4.《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14)
5.《真石漆建筑涂料》(JG/T423-2013)
6.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相关技术资料。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真石漆施工专项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真石漆施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要点。
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真石漆的品种、规格、颜色,并进行定样封板。
-按照施工预算,采购真石漆及配套材料,如底漆、面漆、分格胶带、喷枪等,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和复试,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并按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材料应分类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3.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需要,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如喷枪、空压机、搅拌器、刷子、砂纸、开刀、卷尺等,并确保机具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对施工机具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机具的正常使用。
-准备好计量工具,如磅秤、量筒等,确保材料计量准确。
4.基层准备
-外墙基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表面应平整、坚实、干净,无裂缝、松动、空鼓等缺陷。
-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如发现基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直至基层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基层表面的油污、灰尘、脱模剂等应清理干净,可采用砂纸打磨、清洁剂擦拭等方法进行处理。
-对基层进行修补和找平,对于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等,应采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对于基层表面不平整的部位,应进行找平处理,使其平整度符合要求。
-基层验收合格后,应进行基层封闭处理,可采用专用的基层封闭底漆进行涂刷,以增强基层与真石漆之间的附着力。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检查验收→基层处理→分格弹线→粘贴分格胶带→涂刷底漆→喷涂真石漆→打磨修整→喷涂面漆→揭除分格胶带→清理验收
2.操作要点
-基层检查验收:对已完成的外墙基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基层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度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基层表面有无裂缝、空鼓、松动等缺陷,如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基层处理:用砂纸打磨基层表面,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脱模剂等杂质,使基层表面平整、干净。对于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等,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使其与基层表面平齐。用扫帚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确保无灰尘残留。
-分格弹线: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在基层表面弹出分格线。分格线应横平竖直,宽度均匀一致,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分格线的位置应准确无误,可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放线。
-粘贴分格胶带:按照弹好的分格线,粘贴分格胶带。分格胶带应粘贴牢固,不得有缝隙和空鼓现象。胶带的边缘应整齐、顺直,与分格线对齐。粘贴完成后,用开刀将胶带的边缘压实,确保胶带与基层表面紧密结合。
-涂刷底漆: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刷一层专用的基层封闭底漆,涂刷应均匀,不得有漏刷、流坠等现象。底漆的用量应根据基层的吸水性和粗糙度适当调整,一般每平方米用量为[X]克左右。底漆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喷涂真石漆:根据真石漆的品种和施工要求,调整喷枪的压力、喷嘴口径和喷涂距离等参数。喷枪应垂直于基层表面,保持适当的喷涂距离,一般为[X]厘米左右。喷涂时应按照分格顺序进行,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喷涂,确保真石漆的喷涂厚度均匀一致。真石漆的喷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X]毫米左右。每遍喷涂间隔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真石漆的干燥速度而定,一般为[X]小时左右。待第一遍真石漆干燥后,方可进行第二遍喷涂,第二遍喷涂方向应与第一遍垂直,以增加真石漆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