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2.1工程概况
2.2专业工程特点
桩基础施工图范围内的所有钻孔灌注桩,桩长45~65米,桩径Φ600~Φ1200,桩数共为1840根。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原为村庄及菜地,现留西北角房屋尚未拆迁。场地平坦开阔,地面高程3.10~4.10m,中部分布两处长条形水塘,深约2.00~2.50m,其中南侧水塘大部分已被建筑、生活垃圾填埋。
(2)地质资料及报告
根据罢外钻探提示,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等将场地勘探深度以浅土体按其成因时代、埋藏分布规律、岩性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12个工程地质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0层:填土(mlQ)
杂灰、杂灰黄色、松散,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由碎砖块等混粘性组成,局部为粘性土堆填。
场地内局部分布,厚0.50~1.95m,均匀性差,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2、①层:粘土(mQ43)
褐黄色,可塑,含氧化斑点,切面平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除水塘区域缺失外,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0.60~2.30m,中~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稍好。
3、②1层:淤泥(mQ42)
灰色,流塑,切面平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局部为淤泥质粘土。
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7.50~20.90m,顶板标高为0.69~1.85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
4、②2层:淤层质粉质粘土(mQ42)
灰色,流塑,切面平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偶含零星贝壳碎屑,局部粉粒较高,为粉质粘土,的土质不均。
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4.50~8.70m,顶板标高为-19.33~-16.00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
5、③1层:粘土(mQ41)
灰色,软塑,局部可塑,细鳞片状,局部含腐植物碎屑,干强度、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3.60~18.90m,顶板标高为-26.18~-21.68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
6、③2层:粘土(mQ42)
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含粉土薄,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无震摇反应。
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6.80~13.15m,顶板标高为-40.90~-38.48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稍差。
7、④层:粉质粘土(al-mQ32)
灰色,软塑,夹浅灰褐色含中细砂薄层,局部稍具层理,单层厚5~30mm不等,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低,土质不均,局部中、细砂含量较高,以中砂、细砂为主,偶含个别卵砾石。
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1.00~7.30m,顶板标高为-52.51~47.51m,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
8、④层:中砂(alQ32)
浅灰色,浅灰黄色,中密,饱和,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分选性一般,局部稍差,含少量卵砾石或粘性土薄层。
场地内局部分布,多呈透镜状产出,层厚0.55~5.40m,顶板标高为-56.01~-49.21m,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9、⑤层:卵石(alQ32)
浅灰色,中密为主,局部顶部稍密,饱和,粒径一般20~40mm,少量60~80mm,局部较大者120mm,亚圆形,成分为中风化状凝灰岩类,质硬,分选一般,含量50~60%,砾占10~30%不等,砂及少量粘性土充填。
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4.80~15.35m,顶板标高为-58.06~48.88m,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10、⑥层:粉质粘土(al-lQ32)
浅灰、略显灰兰色,局部含褐黄斑,可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粉粒、粉细砂含量较高。
场地内局部分布,厚度变化大,多分布于场地北侧,揭示层厚0.50~7.10m,顶板标高为-68.68~57.68m,中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11、⑥层:中砂(alQ32)
浅灰公,中密,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颗粒,分选性一般,局部含个别卵砾石。
场地内零星分布,仅Z25、Z30、Z34、Z43孔揭示,层厚0.30~9.40m,顶板标高为-69.37~-62.96m,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12、⑦层:圆砾(alQ32)
浅灰色,中密,饱和,粒径一般5~30mm,少量达40~30mm,亚圆形,分选稍好,含量50~60%,砂及粘性土充填,土质不均,局部卵石含量稍高。
场地内普遍分布,仅控制性钻孔揭示,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为4.95m,顶板标高为-73.18~-58.88m,物理力学性质较好。
地基土的分布、埋藏情况及岩性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2.3监理工作流程
试桩检验.审批试桩报告.
试桩检验
.审批试桩报告
.审批试验工艺
.审核核定的指标
.监理旁站,检查试桩施工
承包人重测
测量定位检查
审核结果不合格
审核结果
合格
检查埋设护筒
检查埋设护筒
钻孔、清孔检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