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屋面防水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84课件.pptx
文件大小:2.85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1.9千字
文档摘要

2屋面防水;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屋面涂膜防水施工;涂膜防水屋面构造见附图1所示;涂料有厚质涂料和薄质涂料之分。

厚质涂料有: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料、膨润土乳化沥青涂料、石棉沥青防水涂料、粘土乳化沥青涂料等。成的膜厚一般在4~8mm。

薄质涂料分三大类:沥青基橡胶防水涂料、化工副产品防水涂料、合成树脂防水涂料。涂成的膜较薄,一般为2~3mm。

同时又分为溶剂型和乳液型两种类型。

涂膜防水屋面常用的胎体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布、合成纤维薄毡、聚酯纤维无纺布等;防水涂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涂料可按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选用,其外观质量和品种、型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2应根据当地历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屋面坡度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选择耐热性、低温柔性相适应的涂料;

3应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和振动等因素,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涂料;

4应根据屋面涂膜的暴露程度,选择耐紫外线、耐老化相适应的涂料;

5屋面坡度大于25%时,应选择成膜时间较短的涂料。;胎体增强材料(增强涂膜层适应变形和抗裂能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聚酯无纺布或化纤无纺布;

2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3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幅宽的1/3;

4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

1屋面坡度小于15%,平行屋脊。

2当屋面坡度大于15%,垂直屋脊铺设。;屋面涂膜防水施工;屋面涂膜防水施工;1、基层处理

涂膜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干净,应无孔隙、起砂和裂缝。

基层的干燥程度应根据所选用的防水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热熔型和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水乳型或水泥基类防水涂料对基层的干燥度没有严格要求,但从成膜质量和涂膜防水层与基层粘结强度来考虑,干燥的基层比潮湿基层有利);2、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应与防水涂料相容。

一是选择防水涂料生产厂家配套的基层处理剂;

二是采用同种防水涂料稀释而成。;3、节点附加增强处理

大面积防水涂料涂布前应对节点进行增强处理,

主要节点有阴阳角、檐口、檐沟和天沟、女儿墙和山墙、水落口、变形缝、伸出屋面管道、屋面出入口等。

分格缝处的附加增强材料应空铺,宽度为200-300mm。;屋面涂膜防水施工;4.2涂层厚度控制试验

涂膜防水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每平方米涂料用量、涂膜厚度及涂料材性事先试验确定每道涂料涂刷的厚度以及每个涂层需要涂刷的遍数。

4.3涂刷间隔时间试验

在涂刷厚度及用量试验的同时,根据气候条件经试验确定每遍涂层的间隔时间。采用表干时间来控制涂刷间隔时间。

;4.4涂膜防水层施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防水涂料应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涂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涂膜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布边铺胎体;胎体应铺贴平整,应排除气泡,并应与涂料粘结牢固。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并应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最上层的涂层应至少涂刮两遍,厚度不应小于1.0mm;

③涂膜施工应先做好细部处理,再进行大面积涂布;先涂立面,后涂平面。

④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和堆积。

⑤涂料涂布应分条或按顺序进行,分条进行时,每条宽度应与胎体增强材料宽度相一致,各道涂层之间的涂刷方向相互垂直,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均匀性。涂层间的接槎,在每遍涂刷时应接茬50~100mm,避免在搭接处发生渗漏。;4.5涂膜防水层施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乳型及溶剂型防水涂料宜选用滚涂或喷涂施工;

2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或喷涂施工;

3热熔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施工;

4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法施工;

5所有防水涂料用于细部构造时,宜选用刷涂或喷涂施工。;屋面涂膜防水施工;屋面涂膜防水施工;屋面涂膜防水施工;防水等级;4.7收头处理

为防止收头部位出现翘边现象,所有收头均应用密封材料压边,压边宽度不得小于10mm。收头处的胎体增强材料应裁剪整齐,如有凹槽时应压人凹槽内不得出现翘边、皱褶、露白等现象,否则应先进行处理后再涂封密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