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文件大小:632.03 K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1.2万字
文档摘要

ICS

CCS

XXXX

XXXX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XXXX—XXXX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Carbonsinkaccountingtechnicalguidelinesforgrasslandafterecologicalrestoration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I

DB51/TXXXX—XXXX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核算原则 2

5.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流程 3

6.编写技术报告 4

附录A(规范性)野外样地调查方法 5

附录B(规范性) 7

数据调查与采集 7

附录C(规范性) 9

计量方法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 10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部分灌木异速生长方程 10

附录E(规范性) 11

高寒草地碳汇核算 11

附录F(资料性附录) 13

高寒草地植被与土壤碳储量遥感监测方法 13

附录G(规范性) 16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导则报告》编写提纲 16

参考文献 17

III

DB51/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四川省核地质调查研究所,天府永兴实验室。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晓鹿、裴向军、谢梦迪、张律、罗义、王晓刚、徐争强、马婵华、陈果、叶娇珑、王丽坤、李景吉、曹龙熹。

DB51/TXXXX—XXXX

1

高寒草地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修复定义、生复地理与时间边界、碳库的确定、野外监测样地设置的基本原则、植被与土壤碳汇核算方法与流程、生态修复碳汇核算报告编写提纲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人工生态修复高寒草地碳汇核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31-2009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

HJ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HJ615-2011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NY/T5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

NY/T1121.4-2006土壤检测—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6-2006土壤检测—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2997-2016草地分类

NY/T4295-2023退化草地技术改良规范-高寒草地

LY/T3323-2022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DB15T2994-2023牧草及草产品有机碳的测定

T/CL126-2023高寒草地碳储量及碳汇核算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

在不破坏或尽量少破坏草地原有自然植被前提下,通过人为措施(包括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措施),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内在机制,使退化或受损草地恢复或接近原生草地生态功能的过程。

本文件中,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退牧还草(休牧、轮牧或禁牧等)、土壤改

2

DB51/TXXXX—XXXX

良、补播(或补种)、有害生物防治、灌溉、施肥。

[来源:LY/T3323-2022,术语与定义3.1]3.2

生态修复区areaofecologicalrestoration

生态修复规划、工程实施的行政单元或自然地理单元。

3.3

草地grassland

地被植物以草本或半灌木为主,或兼有灌木与稀疏乔木,植被覆盖度大于5%、乔木郁闭度小于10%、灌木覆盖度小于40%的土地,以及其他用于放牧和割草的土地。

[来源:NY/T2997-2016,术语与定义2.1]3.4

高寒草地alpinegrassland

在高海拔寒冷地区,因高寒气候发育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