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DBJ04-253-2007.docx
文件大小:39.8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55千字
文档摘要

?一、总则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旨在加强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护公私财产,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建筑工程施工活动。

2.引用标准和法规

本标准引用了国家及山西省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施工安全管理机构与职责

1.管理机构设置

施工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

2.主要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等。

-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检查、监督,制止违章作业,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三、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及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人。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新入场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定期培训: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专项培训: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季节性施工等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

3.安全检查制度

-日常检查:项目部安全员应每天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施工企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专项检查: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4.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

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施工场地与环境

-场地平整:施工现场应进行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道路应畅通。

-材料堆放:建筑材料、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并设置标识牌。

-环境卫生:施工现场应设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清扫,保持现场整洁。

2.临时设施

-办公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应与施工区分开设置,保持安全距离。宿舍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人均居住面积应满足规定标准。

-食堂: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应持健康证上岗。食堂应配备必要的消毒、冷藏等设备,保持卫生清洁。

-厕所与淋浴间:施工现场应设置水冲式厕所,定期进行清扫、消毒。淋浴间应保证热水供应,满足施工人员的需求。

3.施工机械与设备

-进场验收:施工机械与设备进场时,应进行验收,检查其性能、安全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安装与拆卸: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使用与维护:施工机械与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脚手架工程

-方案编制:脚手架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材质要求:脚手架的钢管、扣件等材质应符合标准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搭设与拆除: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人员应系好安全带,设置警戒区。

5.高处作业

-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

-临边与洞口防护:建筑物的临边、洞口应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护网,防止人员坠落。

-交叉作业防护:交叉作业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棚等,防止上方物体坠落伤人。

6.施工用电

-临时用电方案: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线路敷设和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

-接地与接零保护:施工现场应采用TN-S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或接零。

-用电安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电工应持证上岗。

7.施工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