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投点放线技术交底
编制依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及本项目结构设
计总说明。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图纸校核
投点放线前,需全面核对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图纸,确保轴
网、标高、预留洞口等参数一致[^1][^2]。重点关注结构总平面图与
建筑总平面图的轴网定位关系,建构筑物轴网坐标以园建和建筑总平
面图为基准。
核对桩基定位图、承台尺寸、柱墙节点大样等关键信息,确保与
结构总说明及国标图集要求相符。
2.测量仪器准备
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设备需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并
完成现场校准。
3.基准点复核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基准点,复核场地内原始
控制网,误差应≤3mm。
二、定位放线操作流程
1.轴网定位
主控轴线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按设计图纸标注的坐标点施
测。斜交轴线需进行坐标换算,并复核夹角与距离。
轴线控制桩应埋设于施工影响范围外,并用混凝土加固保护,避
免机械碰撞。
2.桩基与承台放样
桩位放样前需根据设计坐标进行内业计算,标注桩径、桩长、顶
标高等参数,误差控制:平面≤10mm,标高≤5mm。
承台边线及柱定位线需采用“双线法”(轴线+边线)标记,并设
置醒目标识。
3.标高传递
地下部分标高以基坑支护系统传递点为准,地上部分采用钢尺竖
向传递法,每层标高误差≤3mm,总高累计误差≤10mm。
4.弹线定位
模板边线、预留洞口、预埋件位置需用墨线清晰标出,弹线后需
复核与设备管线图的冲突,避免后期开凿。
三、精度控制要求
1.水平轴线:单层允许偏差≤2mm,全高累计偏差≤10mm;
2.垂直度:框架柱、剪力墙垂直度偏差≤H/1000且≤15mm;
3.标高控制:楼板面标高偏差±5mm,同一跨内标高差≤3mm。
四、复核与验收
1.三级复核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监理验收,关键部位
(如桩位、悬挑结构轴线)需勘察单位联合确认。
2.记录留存:测量数据、复核记录、影像资料需实时归档,形成可
追溯的工程档案。
五、与其他专业的协调
1.设备预埋协调:放线时需同步标注设备管道穿墙、穿板位置,预
埋套管中心偏差≤5mm。
2.钢结构深化配合:钢柱定位需与钢结构深化图核对,预留焊接操
作空间及临时支撑点位。
六、安全与应急措施
1.基坑作业防护:放线人员需佩戴安全装备,严禁在未支护的边坡
边缘作业。
2.恶劣天气应对:雨雪、大风天气暂停室外测量,复工前需复测基
准点。
注:本交底未尽事宜参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JGJ/T408-
2024)及项目专项施工方案执行。施工中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应立即
停工并报设计单位处理[^1][^12]。
编制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25年03月17日
(注:本文档内容需结合现场实际技术方案调整,并经监理审批
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