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引水隧洞工程旨在从水源地引水至指定地点,为沿线地区提供稳定的供水保障。隧洞全长[X]米,洞径[X]米,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
(二)回填灌浆的目的
回填灌浆是为了填充衬砌与围岩之间的空隙,增强衬砌的稳定性,提高衬砌的防水性能,同时保证隧洞的整体结构受力均匀。
二、编制依据
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2014)
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3.引水隧洞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4.现场实际勘察资料
三、施工准备
(一)施工场地准备
1.清理隧洞内的杂物、浮石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安全。
2.搭建施工平台,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和设备摆放。平台应牢固可靠,满足施工荷载要求。
3.在隧洞洞口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二)材料准备
1.水泥:采用[具体水泥品种],其品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强度等级不低于[X]级。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水:采用符合饮用标准的水,不得使用含有害物质的水。
3.外加剂:根据灌浆需要,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经试验验证其对灌浆质量无不良影响。
4.制浆材料应妥善保管,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防止受潮结块。
(三)设备准备
1.制浆设备:选用[型号]高速搅拌机,其搅拌速度和容量应满足灌浆施工要求。搅拌机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灌浆设备:采用[型号]灌浆泵,该泵应具有压力稳定、流量可调等特点。灌浆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调试合格。
3.测量仪器:配备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用于控制灌浆孔的位置和高程。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校准,保证测量精度。
4.其他设备:如电焊机、风钻、压浆管、球阀等,应完好无损,满足施工需要。
(四)人员准备
1.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灌浆工、电工等。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灌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施工任务、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施工工艺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制浆→灌浆→封孔→质量检查
(二)钻孔
1.钻孔位置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布置,孔距、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孔距为[X]米,排距为[X]米。
2.采用风钻进行钻孔,钻孔直径为[X]毫米。钻孔应保持垂直,孔深误差不超过±[X]厘米。
3.钻孔过程中,应及时清除孔内岩粉,保持孔内清洁。
(三)冲洗
1.钻孔完成后,应对钻孔进行冲洗,以清除孔内的杂物和松动的岩石颗粒。
2.冲洗方法采用压力水冲洗,冲洗压力一般为灌浆压力的[X]%,但不得大于[X]MPa。冲洗时间不少于[X]分钟,直至回水澄清为止。
(四)压水试验
1.冲洗结束后,应进行压水试验,以检查钻孔的透水情况。
2.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X]%,但不得大于[X]MPa。试验持续时间为[X]分钟,每隔[X]分钟记录一次压入水量。
3.根据压水试验结果,计算单位吸水率,并判断钻孔的透水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单位吸水率超过设计标准,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加密钻孔、进行化学灌浆等。
(五)制浆
1.制浆材料应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先将水加入高速搅拌机内,然后加入水泥和外加剂,搅拌时间不少于[X]分钟,直至浆液均匀。
3.制得的浆液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其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浆液应随制随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浆液不得使用。
(六)灌浆
1.灌浆前,应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是否畅通,阀门是否灵活。
2.采用纯压式灌浆方法,灌浆压力应根据隧洞衬砌厚度、围岩情况等因素确定,一般为[X]MPa。灌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压力和流量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灌浆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先下后上、先边后中。相邻孔的灌浆间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止串浆。
4.灌浆过程中,应控制浆液的注入量,当注入量较大时,应采取限流、间歇灌浆等措施。当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且注入量持续减少,在规定时间内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结束灌浆。
(七)封孔
1.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