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平基土石方方案.docx
文件大小:43.61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6.97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具体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详细地点]

(三)工程规模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平基土石方开挖总量约为[X]立方米,填方总量约为[X]立方米。场地原始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约为[X]米。

(四)工程内容

主要包括场地内的土石方开挖、运输、回填以及场地平整等工作,确保场地达到设计标高及平整度要求,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二、编制依据

(一)设计文件

1.[工程设计图纸名称],包括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等。

2.设计变更通知及相关技术文件。

(二)规范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三)现场条件

1.现场地形地貌勘察报告。

2.现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调查资料。

3.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及交通状况。

##三、施工部署

(一)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确保平基土石方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场地平整后的标高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平整度满足设计规定。

2.进度目标

在[具体工期]内完成平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确保不影响后续工程的正常开展。

3.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4.环保目标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废水等污染,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平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施工工作。成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等,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三)施工顺序及流向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运输→填方作业→场地平整→边坡防护(如有)

2.施工流向

根据场地地形及施工条件,按照由高到低、分区段的方式进行施工,避免土方的二次搬运。

(四)施工进度计划

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及持续时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资源投入,确保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进度计划详见附件[进度计划图表名称]。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进行图纸会审,提出疑问并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2.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测量人员根据设计给定的控制点,进行现场测量放线,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并做好保护措施。

(二)现场准备

1.清除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如树木、杂草、垃圾等。

2.接通施工用水、用电,搭建临时施工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

3.根据现场地形和施工需要,修筑临时施工道路,确保施工车辆通行顺畅。

(三)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1.配备足够数量的土石方开挖、运输、填方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并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如填方用土、砂石料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

(四)人员准备

1.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土方开挖工、运输司机、填方作业工、测量工、机械操作工等,并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动定额,合理安排各工种的劳动力数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五、主要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1.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测放出场地的开挖边界、填方区域及控制点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精度,避免出现测量误差。

(二)土石方开挖

1.土方开挖

-根据现场地形和地质条件,采用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开挖深度较大时,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后续施工时再进行清理。

-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配合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区域或弃土场。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

-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如发现边坡出现裂缝、滑移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