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点]
3.建筑结构形式:[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4.建筑面积:[具体面积数值]
5.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
6.室内施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墙面装饰、天棚吊顶、机电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室内施工部位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掌握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方法、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案,并经审批通过。
2.材料准备
-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应无裂缝、变形、锈蚀等缺陷,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应无裂缝、变形、滑丝等缺陷。
-脚手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Ⅱ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应无腐朽、劈裂等缺陷。
-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其网目密度不应低于2000目/100cm2,安全网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其他材料:如底座、可调托撑、钢丝绳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人员准备
-配备专业的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具备丰富的脚手架搭设经验。
-对架子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4.现场准备
-清理室内施工现场,清除障碍物,确保搭设场地平整坚实。
-根据满堂脚手架的搭设方案,在地面上弹出立杆、横杆的位置线。
-准备好搭设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钳子、起重机等,并确保其性能良好。
##四、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
1.基础处理
-满堂脚手架的基础应平整坚实,能够承受脚手架传来的荷载。对于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如铺设垫板、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在基础上设置底座,底座应放置平稳,不得悬空。
2.立杆搭设
-立杆应垂直设置,不得倾斜。立杆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1.2m×1.2m或1.5m×1.5m。
-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垫板长度不得小于2跨,宽度不得小于200mm,厚度不得小于50mm。
-立杆的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立杆的顶端应高出作业层1.5m,以便于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3.横杆搭设
-横杆应水平设置,与立杆垂直,并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牢固。
-横杆的步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1.8m。
-横杆的接头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横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跨内,且应错开布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在每一步距处,应设置一道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牢固,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4.剪刀撑搭设
-满堂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应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应为45°~60°。
-剪刀撑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和横杆连接牢固,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6根,且不应小于4根。
-高度在24m及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5.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脚手板的两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