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填充墙构造柱圈梁设置方案.docx
文件大小:39.04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18
总字数:约3.4千字
文档摘要

?一、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等基本信息]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

三、填充墙构造柱设置

1.设置位置

-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措施,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填充墙转角处、T形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楼梯间四角应设置构造柱。

-电梯间四角应设置构造柱,电梯井道内每隔2-3层且不大于10m应设置一道圈梁。

-女儿墙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部,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门窗洞口宽度大于2.1m时,洞口两侧应设置构造柱。

2.构造柱尺寸

-构造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00mm×200mm,墙厚小于190mm时,构造柱可采用190mm×190mm。

-构造柱纵筋应采用4C12(墙厚小于190mm时可采用4C10),箍筋采用φ6@200。

3.构造柱配筋及锚固

-纵筋应锚入基础梁或圈梁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

-纵筋在楼层处应与框架梁或圈梁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植筋或预埋钢筋。植筋时,钢筋植入深度不应小于15d,且不应小于100mm。

-构造柱箍筋应在纵筋外侧绑扎,箍筋弯钩应叠合处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

4.构造柱混凝土

-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构造柱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

四、填充墙圈梁设置

1.设置位置

-当填充墙高度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电梯井道内每隔2-3层且不大于10m应设置一道圈梁。

-女儿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圈梁,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筋不应少于4C10,箍筋采用φ6@200。

2.圈梁尺寸

-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宽度宜与墙厚相同。

3.圈梁配筋及锚固

-圈梁纵筋应采用4C10(墙厚小于190mm时可采用4C8),箍筋采用φ6@200。

-圈梁纵筋应锚入构造柱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d。

-圈梁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植筋或预埋钢筋。植筋时,钢筋植入深度不应小于15d,且不应小于100mm。

4.圈梁混凝土

-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圈梁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振捣应密实,不得漏振。

五、施工工艺流程

1.构造柱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墙体上弹出构造柱位置线。

-植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造柱纵筋植筋施工。

-钢筋绑扎:绑扎构造柱纵筋和箍筋。

-模板安装:安装构造柱模板,模板应牢固、平整。

-混凝土浇筑: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振捣密实。

-拆模养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并进行养护。

2.圈梁施工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在墙体上弹出圈梁位置线。

-钢筋绑扎:绑扎圈梁纵筋和箍筋。

-模板安装:安装圈梁模板,模板应牢固、平整。

-混凝土浇筑:浇筑圈梁混凝土,振捣密实。

-拆模养护: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并进行养护。

六、施工要点

1.构造柱施工要点

-构造柱钢筋应在墙体砌筑前进行植筋或预埋,植筋位置应准确,钢筋应垂直于墙面。

-构造柱模板应采用对拉螺栓或钢管支撑固定,模板应紧贴墙面,不得漏浆。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应从底部开始,采用分层浇筑、振捣的方法,确保混凝土密实。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高度不宜超过2m,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等措施。

2.圈梁施工要点

-圈梁钢筋应在墙体砌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