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售楼部具体名称]售楼部钢结构工程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工程规模:本售楼部钢结构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主体结构为空间钢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X]米。
4.工程内容:包括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安装,以及与之相关的围护系统安装等。
二、编制依据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
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21)
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4.《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DBJ08-216-2007)
5.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钢结构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工期目标:总工期为[X]天,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确保施工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2.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
-下设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施工员等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分工。
3.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基础验收→钢结构制作→钢结构运输→钢结构安装→围护系统安装→涂装工程→竣工验收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
2.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场地,接通施工用水、用电。
-搭建临时设施,包括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等。
-安装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3.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材料按时供应。
-对进场的钢材、焊接材料、高强度螺栓等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材料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五、钢结构制作
1.钢材矫正
-钢材在切割、焊接等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形,因此在制作前需要对钢材进行矫正。
-矫正方法可采用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根据钢材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
-矫正后的钢材应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和直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放样、号料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精确的放样和号料。
-放样时应考虑钢材的加工余量和焊接收缩量,确保构件的尺寸准确。
-号料应在钢材上划出切割线、加工线和安装孔位置等,并做好标识。
3.切割下料
-采用数控切割机或半自动切割机进行切割下料,确保切割精度。
-切割后的钢材应清除毛刺、氧化铁等杂质,切口应平整、光滑,无裂纹和缺棱等缺陷。
-切割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4.边缘加工
-对于设计要求进行边缘加工的构件,应采用刨边机或铣边机进行加工。
-边缘加工后的坡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粗糙度应满足焊接要求。
5.制孔
-采用钻床或数控钻床进行制孔,确保孔的尺寸精度和垂直度。
-对于高强度螺栓孔,应采用钻模制孔,保证孔的间距和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制孔后应清除孔内的铁屑等杂质。
6.组装
-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构件的组装。
-组装前应对各零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组装时应采用定位焊固定,定位焊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应与正式焊接相同,定位焊的长度和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组装后的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7.焊接
-焊接施工前,应根据钢材的材质、厚度和焊接位置等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焊工应持证上岗,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进行操作。
-焊接时应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避免出现焊接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焊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8.涂装
-钢结构制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