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200CCSA90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34—2022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
2022-10-14发布2022-11-14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1/T3134—2022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2
5组织管理 3
6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 4
7隐患治理 4
8基础设施建设 6
9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 8
10宣传与培训 10
11持续改进 11
参考文献 12
DB6101/T3134—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
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西安市质量与标准化研究院、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未央创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西安丝路应急管理研究院、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西安鼎昊消防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云、李春政、范少兵、罗鹏军、李米媚、袁佳琪、程方明、李洪彦、张泵、刘妍、刘文化、刘彦超、冯辰星、张磊磊、张莉、罗晓龙、王钧。
本文件由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中若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电话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豪盛花园C座1903A邮编:710014
DB6101/T3134—2022
III
引言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总体要求,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范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在社区一级实现综合减灾“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制定本文件。
DB6101/T3134—2022
1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宣传与培训、持续改进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辖区内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93.1—2013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所有部分)
GB/T15566.1—2020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23648—2009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指南
GB/T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GB/T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年版)
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AQ/T9007—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6376—2010、GB/T23648—2009、GB/T29639—2020、AQ/T9007—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减灾
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灾害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来源:GB/T26376—2010,2.3]3.2
防灾
灾害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预防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来源:GB/T26376—2010,2.4]3.3
救灾
灾害发生后,开展的灾情调查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