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建设规范》
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是主要承担特长公路隧道防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并受消防救援机构调动指挥参加灭火救援工作的消防站。
本文件旨在规范特长公路隧道消防救援站建设规模、选址布局、力量配备等内容,缓解现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无法满足特长公路隧道消防需要的局限和矛盾,填补特长公路隧道消防救援专业力量建设标准的空白,保证在符合国家及其他有关标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特长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处置专业能力,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特长公路隧道时,消防站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任务来源
在2022年度地方标准项目计划中,确定了《特长公路隧道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标准》的立项,省消防救援总队为标准编制承担单位。在编制研究过程中,经调研及广泛征求社会面意见,为提高标准的适应性,更有效提升特长公路隧道灾害事故消防能力,将标准名称变更为《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建设规范》。
三、编制过程
2023年1月,提交《特长公路隧道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项目申报书,申请标准立项。
-2-
2023年4月,经过专家评审,更名为《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建设规范》,立项批复。
2023年5月,成立由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成立编制工作小组,在成都召开编制启动会,确定编制工作方案、标准大纲和工作分工。
2023年5月—2024年3月,组织考察调研。对重庆、贵州、云南以及省内特长公路隧道及邻近消防站进行现场调研,并充分征求西南交通大学、蜀道集团等专家意见建议,组织财政、交通、应急等部门召开座谈。
2024年11月中旬,编制完成初稿。
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
本文件基于“7·15”珠海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3·1”岩后隧道甲醇罐车火灾、雅安宝兴新华隧道因芦山“6·1”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导致坍塌等重特大特长公路隧道灾害事故处置经验教训,统筹考虑四川各特长公路隧道分布和灾情特点,立足特长公路隧道灾情处置难度大,缺乏专业处置力量的需要制定。依据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关于应急救援相关精神,明确了力量构成、人员、装备配备要求,以及微型、轻型和重型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职能分工和设置要求,确保能够统一管理、统一训练、统一指挥、统一保障。
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的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响应迅速、安全实用”的原则,充分依托公路路网,靠近重点保护对象,就
-3-
近就便,合理建设。即根据特长公路隧道长度和布局情况,结合实际确定建设微型消防站、普通消防站或特勤消防站以及每个站人员和装备数量,并非局限于一个特长公路隧道来设置消防站。
根据我省现状和实践调研结果,特长公路隧道微型消防站主要承担特长公路隧道初期火灾扑救任务,车辆按需配备,便于迅速到达现场,人数6至10人;特长公路隧道普通消防站主要承担特长公路隧道一般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作战车辆2台以上,人数15至25人;特长公路隧道特勤消防站具备灭火、排烟、搜救、供液能力,配备必要的特种装备,主要承担特长公路隧道重大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作战车辆8台以上,人数45至60人。
特长公路隧道消防站车辆、装备按照“统一规划、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实用有效”的原则配备,基于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将处置特长公路隧道的专业装备进行明确和增配。例如,特勤消防站选配的双向驾驶消防救援车、牵引车,以及对排烟消防车排烟量≥120万m3/h,就是基于特长公路隧道灾害事故特点提出的。
本文件其他建筑设施、装备配备参照的技术指标有:GB7956.1《消防车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8108《车用电子警报器》、GB12014《防护服装防静电服》、GB13954《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标志灯具》、GB/T17622《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27899《消防员方位灯》、GB27900
-4-
《消防员呼救器》、GB30734《消防员照明灯具》、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13《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401《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1054《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DL/T1125《10kV带电作业用绝缘服装》、XF6《消防员灭火防护靴》、XF7《消防手套》、XF10《消防员灭火防护服》、XF44《消防头盔》、XF124《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XF494《消防用防坠落装备》、X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