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第三章《问题解决》。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逐步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数学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数据分析、抽象思考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具体包括:
-理解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能够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数学运算方法。
-例如,在解决“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几个?”这样的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这是一个减法问题,并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于问题情境的理解和数学模型的建立,具体包括: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在“小华买了5本书,每本10元,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的问题中,学生需要明白总价是单价乘以数量的关系。
-学生在解决复合问题时,可能会混淆运算顺序,例如在“小王有20元钱,买了一个球花了8元,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支铅笔,每支铅笔2元?”这样的问题中,学生需要先计算出剩余的钱,再进行除法运算。
-例如,在解决“一个篮子里有12个橘子,小明拿走了4个,小华拿走了5个,篮子里还剩几个?”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使用加法而不是减法,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数量变化。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步骤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
-软件资源:数学教学软件、PPT演示文稿
-课程平台:校园教学管理系统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练习题库、教育云资源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工具、数学游戏软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一个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例如:“同学们,如果你们有5个糖果,然后又得到了3个糖果,你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引出加法的概念。
2.讲授新知(20分钟)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主题“问题解决”。
-讲解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例题展示如何从问题情境中提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展示“小华有8个球,他给了小明3个球,小华还剩几个球?”的例题,并引导学生如何列出算式8-3=5。
-讲解解题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检验答案。
-针对可能的难点,如复合问题解决,进行详细讲解和示例演示。
3.巩固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基本加减法问题以及复合问题,如:“小王有10元钱,买了一个铅笔盒花了6元,他还剩多少钱?如果他再用剩下的钱买一本书,每本书4元,他最多能买几本书?”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总结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加减法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让学生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至少一个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解题过程和答案。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生活中的数学》:提供一系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数学思维训练》:介绍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如逻辑推理题、数独游戏等,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小故事》: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如《数学岛历险记》、《爱因斯坦的数学之旅》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庭月度开支计算、购物优惠计算等,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数学俱乐部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网站和APP,如“数学宝典”、“作业帮”等,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推荐一些数学书籍,如《数学之美》、《数学原理》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基础知识。
-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如研究家庭用电量与电费的关系、分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