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二)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小数的结构,提高对数值的敏感度和精确度。同时,通过操作和练习,学生将学会用数学符号表示小数,增强符号意识,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进入四年级下册学习小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读写方法,对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分数的基础知识,对分数的读写和简单运算有所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四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仍然保持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概念理解较好,能够快速掌握小数的读写规则;而另一些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较为敏感,需要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解。学习风格上,学生个体差异明显,有的学生偏好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动手操作和听觉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小数点位置的理解不够清晰,导致读写错误;二是对于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不够熟练,特别是在进行四舍五入等操作时容易出错;三是对于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小数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因此,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小数的起源、意义和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对小数值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设计小数读写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小数的读写规则和例子,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
2.教学软件: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趣味性。
3.直观教具:使用小数点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小数点位置变化带来的数值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概念,谁能告诉我整数和小数有什么区别?
2.学生回答:整数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小数是有小数部分的数。
3.老师总结: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看看小数部分是如何影响数值的。
二、新课讲授
1.小数的读法
(1)老师展示小数的例子,如0.5、1.25、3.14等,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前后的数字。
(2)老师讲解小数的读法规则:小数点前的数字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的数字依次读出。
(3)学生跟读练习,老师纠正发音。
2.小数的写法
(1)老师讲解小数的写法规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
(2)老师展示小数的写法例子,如0.5写作0.5,1.25写作1.25,3.14写作3.14等。
(3)学生跟写练习,老师纠正书写。
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练习
(1)老师出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练习题,如:
-读出:0.7、2.35、8.4
-写出:零点七、二点三五、八点四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练习结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应用题,如:
-0.75写作小数,读作什么?
-3.6写作小数,读作什么?
-0.8减去0.2,结果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练习结果,老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老师强调重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对小数值的影响。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课堂延伸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你们觉得小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学生讨论,分享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老师总结: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测量、计算、购物等。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课堂反思
1.老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也知道了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