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课以“我是班级值日生”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责任心。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值日生的职责,掌握值日生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劳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责任,为班级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增强学生集体责任感,学会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3.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4.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在劳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值日生的职责和重要性,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②引导学生掌握值日生的基本技能,如清洁、整理、检查等,并能应用到实际中。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克服懒惰心理,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②引导学生在值日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实际劳动中的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③培养学生在劳动中保持耐心和细心,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展示值日生工作场景的图片和视频。
3.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模拟值日区域,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知道值日生是什么吗?”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值日生活动的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到的关于劳动和责任的内容,为今天的值日生活动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值日生的职责,包括清洁、整理、检查等任务,以及这些任务对班级环境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班级值日生工作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值日生的日常工作。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值日生,以及如何与同学合作完成值日任务。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值日生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拟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
-教师指导:在学生进行模拟值日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值日生对班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写下来,下节课分享。
6.教学活动详细步骤
-导入环节: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做过家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做家务?”
-回顾:“我们之前学过关于劳动和责任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值日生。”
-新课呈现环节:
-讲解值日生的职责,包括清洁、整理、检查等任务。
-展示班级值日生工作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值日生的日常工作。
-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值日生,如何与同学合作完成值日任务。
-巩固练习环节:
-分组模拟值日生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拟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课堂总结环节: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值日生对班级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劳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作业布置环节: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家里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写下来,下节课分享。
7.教学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情况。
-评估学生在模拟值日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清洁、整理、检查等任务的完成情况。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家务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阅读此书,了解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关于劳动和责任的部分。
-《劳动最光荣》:一本关于劳动者的故事集,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的值日生活》:邀请有经验的值日生分享他们的值日经历和心得,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如何做好值日工作。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家务劳动实践: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完成一些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洗碗、整理衣物等,通过实践体验劳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