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加与减——结余多少钱》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7.0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07千字
文档摘要

《加与减——结余多少钱》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加与减——结余多少钱》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分析

《加与减——结余多少钱》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与减》中的“结余多少钱”。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计算不同场景下的收支情况,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所学的加减法知识紧密相连。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已掌握的加减法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以及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通过解决“结余多少钱”的实际问题,学生将学会如何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从而发展其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究不同情境下的收支关系,学生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学会在复杂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增强数学直觉和判断力。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加减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的能力。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识别加减法的适用情况,以及在复杂情境中进行准确计算。

解决办法:

1.强化基础:通过复习巩固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确保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2.情境创设: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如购物、存钱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加减法的应用,提高其问题转化的能力。

3.分步骤教学: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小步骤,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4.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分析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5.反馈矫正: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6.个性化辅导: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性地解决其困惑。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每位学生配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统一和连贯性。

2.辅助材料:准备与“结余多少钱”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包括电子版的收支记录表、教学PPT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但准备足够的练习题和计算工具,如计算器和便签纸,以辅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计算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始上课时,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谁能告诉我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后,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总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结余多少钱”。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情境,理解“结余”的概念。接着,讲解如何将实际情境转化为加减法计算,强调正确识别收支项目和对应的数学运算。通过多个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总结加减法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数字的读写错误、运算符号的混淆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提供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题设计应涵盖不同类型的情境,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课堂,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疑问,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一些实际情境下的加减法计算题,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同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加减法应用,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不同场景下的结余金额。

2.技能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加减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更快地完成相关计算,减少了运算错误。

3.思维发展: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