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做个“时间胶囊”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7做个“时间胶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时间胶囊的制作方法,学习如何收集和保存物品,以及了解时间胶囊的意义。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流逝,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制作时间胶囊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增强对时间流逝的认识,培养他们尊重历史、珍视当下的价值观。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时间胶囊的概念,掌握其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材料选择;
②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如何有计划地收集和保存物品,为时间胶囊填充有意义的资料;
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利用身边资源制作出独特的时间胶囊。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时间胶囊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它不仅是保存物品的工具,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
②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相对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培养他们对历史变迁的敏感度;
③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工与协调,克服个体差异,共同完成任务;
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时间胶囊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未来的愿景,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意思维。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时间胶囊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时间胶囊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3.利用多媒体展示时间胶囊的历史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用游戏化教学,如“时间之旅”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年代的照片或物品,让学生思考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和时间。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时间、历史等相关的知识点。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时间胶囊的概念、制作方法、意义等。
-举例说明:以历史上的著名时间胶囊为例,如“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时间胶囊,让学生了解时间胶囊的历史背景。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制作什么样的时间胶囊,以及如何收集和保存物品。
3.实践活动(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我的家庭”、“我的学校”等,开始制作时间胶囊。
-教师指导:教师在活动中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物品选择、包装方法等。
4.工作汇报(约15分钟)
-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时间胶囊,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
5.巩固练习(约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未来想要保存的时间胶囊,并说明理由。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景。
6.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时间胶囊的概念、制作方法、意义等。
-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关注历史。
7.作业布置(约5分钟)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制作时间胶囊的策划书,包括主题、物品清单、保存方法等。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制作过程,共同完成时间胶囊的制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时间胶囊。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历史、未来等主题。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胶囊的概念,认识到它是一种记录和保存历史信息的方式。
-学生掌握了制作时间胶囊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择材料、设计内容、包装保存等。
-学生学会了如何收集和保存物品,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思维与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时间胶囊的制作,培养了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提升了沟通协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在思考如何设计时间胶囊内容时,锻炼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了解时间胶囊的历史背景,增强了历史意识和时间观念。
-学生在制作时间胶囊的过程中,学会了珍惜当下,关注未来,培养了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时间胶囊,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愿景,提升了情感表达和自我认知能力。
4.综合运用:
-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在家中制作个人时间胶囊,记录家庭成长历程。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