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以“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主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课程设计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为基础,通过情境创设、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情境体验,感知规则;
3.互动讨论,理解规则;
4.案例分析,感悟规则;
5.总结提升,内化规则。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规则;
2.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②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规则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②如何通过案例分析和情境体验,让学生体会到规则对于社会秩序和人际交往的影响,提高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故事案例等,以及相关的图片和图表,以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自由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摘要和相关视频,明确预习目标是理解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规则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和问题,监控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答案。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答案提交至微信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共享资源,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不遵守规则导致混乱的故事,引出本节课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规则的定义、作用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规则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规则的作用。
解答疑问:对学生在讨论和游戏中的疑问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规则在生活中的应用。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讨论,深化对规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规则的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规则。
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绘制“生活中的规则”思维导图的作业,巩固知识点。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关于规则制定的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思维导图作业,整理和复习所学内容。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深入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本节课通过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三个环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深化对规则的认识,达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规则的定义,认识到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的多种规则,并解释这些规则的作用。例如,交通规则保障了交通安全,学校规则维护了校园秩序等。
2.技能提升方面: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规则接龙”游戏,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遵守规则,提高了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