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班四岁了》第二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我们班四岁了》第二课时,属于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本节课将结合学生已有的班级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班级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内容与课本《我们班四岁了》第一课时相衔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班级,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班级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素养。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班级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集体荣誉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准确捕捉班级发展的关键事件和变化。
②培养学生运用文字和图表等多种方式,有效表达班级成长过程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帮助学生理解班级历史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
②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确保每个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形成共识。
③引导学生从班级发展的过程中,提炼出有助于未来班级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建议。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讲解班级发展的重要节点,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班级历史之旅”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的关键人物,体验班级成长。
3.运用多媒体展示班级照片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4.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班级发展报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班级成长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你们还记得我们班过去的一些有趣事情吗?”
-学生分享班级成长的故事,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我们班四岁以来的变化。”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班级发展的时间轴,介绍班级从成立到现在的关键事件。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班级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如班级规模、活动参与、学生成长等。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班级发展的积极因素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班级发展的连续性和每个学生的贡献。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班级发展的事件,进行情景模拟。
-每组派代表进行情景剧表演,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为班级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班级发展的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作业布置(5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班级发展报告,包括班级历史、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
-报告中需包含图片、图表等资料,以增强报告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下节课将进行班级发展报告展示,学生需准备好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班级历史照片集:收集班级成立以来的照片,包括学生活动、班级聚会、节日庆祝等,以展示班级的成长历程。
-校园发展年鉴:查阅学校或校园的发展年鉴,了解学校的历史变迁,以及班级在校园中的地位和贡献。
-同龄班级发展案例:收集其他同龄班级的发展案例,比较分析不同班级的成长特点和经验。
-班级日志:整理班级日常活动记录,包括班级会议、活动安排、学生表现等,展现班级的日常运作。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班级历史研究,通过访谈班级前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班级的历史。
-组织班级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班级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邀请校友或教育专家来校分享班级发展的经验和感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开展班级文化主题活动,如班级历史故事会、班级传统节庆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鼓励学生创作班级历史漫画或短片,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递班级历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班级微信群、微博等,分享班级历史故事和班级活动,扩大班级影响力。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历史馆或博物馆,实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加深对班级历史的认识。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设计班级历史展览,展示班级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班级荣誉感。
-组织班级历史讲座,邀请历史老师或相关专家为学生讲解班级历史,拓宽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