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班级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提高班级凝聚力。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班级责任感。
2.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班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4.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学会维护班级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在面对复杂班级问题时,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部分学生则表现出较弱的团队意识。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但也有一些学生存在迟到、早退、不参加集体活动等问题。此外,学生在沟通协作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善于表达,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而部分学生则较为内向,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本节课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三是通过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班级管理相关视频、图片、案例资料。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互动问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班级日常活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班级中哪些行为是班级主人翁的表现。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班级的主人翁?为什么班级的主人翁很重要?”
3.学生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班级主人翁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班级主人翁的定义:讲解班级主人翁的概念,强调其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班级主人翁的职责:列举班级主人翁应具备的职责,如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等。
3.班级主人翁的培养方法:介绍培养班级主人翁的方法,如树立榜样、开展活动、加强沟通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班级中成为主人翁,并提出具体措施。
2.分享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班级主人翁如何与其他同学相处?”、“如何解决班级中的矛盾?”等。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回答进行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班级中的主人翁行为,如帮助同学、维护班级纪律等。
2.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总结成为班级主人翁的经验和教训。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班级责任感。
2.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讨论和实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班级主人翁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班级主人翁的作文、设计班级活动方案等。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班级管理案例集:收集整理不同班级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分析。
-班级主人翁事迹报道:收集报道班级中优秀的主人翁事迹,激发学生的榜样意识。
-法律法规资料:介绍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班级活动策划书:提供班级活动策划案例,如班级文化节、运动会等,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2.拓展建议:
-阅读案例:鼓励学生阅读班级管理案例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观察学习: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班级主人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