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docx
文件大小:17.1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4.15千字
文档摘要

《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202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空间方位,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感知相联系。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知空间方位,为后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和理解空间方位。

2.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通过实物操作和图形描绘,帮助学生形成对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抽象空间方位的概念,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册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知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尚未成熟。以下是针对本节课学生的具体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空间方位有一定的直观感知,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空间方位的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直观教学手段进行引导。

2.知识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的数学表达和运用。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方位概念。

3.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示范。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也需要在小组活动中得到锻炼。

4.素质方面:一年级学生的自律性和专注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课堂上,他们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行为。因此,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5.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组活动中,他们可能依赖于同伴,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识。因此,本节课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空间方位。运用游戏化教学,设计有趣的方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利用教具如方向标、立体模型等,辅助学生进行方位的直观操作。

3.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例如,提供关于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基础知识介绍,以及简单的方位练习题。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你能在家中找到哪些前后、上下、左右的例子?”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通过查看学生的提交情况,了解他们的预习进度和遇到的困难。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例如,学生可能会记录下自己在家中观察到的方位例子,以及对这些方位概念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成果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活动一:认识前后、上下、左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找家的故事,引出方位的概念。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前后、上下、左右方位的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场景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方位。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位技能。例如,让学生在教室内用身体感受前后、上下、左右方位,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如,有学生可能不理解如何区分左右,教师可以现场示范或通过教具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讲解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方位知识。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方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