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5单元 12 坐井观天 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7.8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2.62千字
文档摘要

第5单元12坐井观天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第5单元12坐井观天名师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说课稿(统编版)。本课选自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青蛙和天的对话,寓意着见识的局限和宽广视野的重要性。教学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其寓意,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阅读《坐井观天》,培养学生对经典寓言故事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从寓言故事中提炼道理,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认知。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故事,对寓言故事的基本形式和寓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寓言故事的学习兴趣较高。他们在阅读和表达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通过图画和动作来理解故事,而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文字理解和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坐井观天》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部分生字词的理解不透彻,影响阅读流畅度;二是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较为深刻,学生可能难以完全理解;三是角色扮演时,学生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角色的情感和语言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资源库、在线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寓言故事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片段。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青蛙、井等模型)、黑板、粉笔、彩色笔、纸张。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要求学生阅读《坐井观天》课文,并思考“井底之蛙”的寓意。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井底之蛙的视野”设计问题,如“为什么青蛙认为自己看到的天地就是全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和课堂提问,监控学生的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群,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坐井观天”的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强调“视野”的重要性。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我是井底之蛙”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体验故事情境。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角色。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寓意。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故事。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描绘你的视野”的绘画作业,让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的视野。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阅读《小王子》等寓言故事书籍,鼓励学生阅读。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绘画作业,表达自己的视野。

拓展学习:学生阅读推荐书籍,拓宽视野。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绘画作业和阅读拓展资源。

作用与目的: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培养孩子的视野。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活动和课后拓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并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兴趣。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坐井观天》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包括故事背景、人物、情节和寓意。

(3)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井底之蛙”的寓意,认识到视野的重要性。

(4)学生掌握了寓言故事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到其他寓言故事的学习中。

2.思维与能力方面:

(1)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作。

(2)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4)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加强,能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与同学积极配合。

3.情感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