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6.6 《买矿泉水》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Word说课稿设计(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18.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3.02千字
文档摘要

6.6《买矿泉水》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Word说课稿设计(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买矿泉水》为主题,结合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的货币单位,学会简单的货币换算。教学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元、角、分的换算,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严谨、细致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

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

2.教学难点,

①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并灵活运用;

②将抽象的货币单位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矿泉水购买场景图、货币单位换算表格等。

3.教学工具:准备计算器、模拟货币等,用于辅助学生进行货币换算练习。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提供白板或黑板,以便展示计算过程和讨论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货币换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超市购物时,会用到哪些货币单位?”

展示一些日常购物场景的图片,如购买矿泉水的场景。

简短介绍货币换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货币换算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货币换算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货币换算的定义,包括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详细介绍元、角、分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如购买矿泉水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换算的实际应用。

3.货币换算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货币换算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购物案例进行分析,如不同价格矿泉水的找零计算。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货币换算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进行货币换算。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货币换算相关的购物场景进行讨论。

小组内讨论如何进行货币换算,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货币换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购物场景、货币换算过程和结果。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货币换算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货币换算的基本概念、实际应用等。

强调货币换算在购物和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过程: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货币换算问题,如计算购物找零等。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家庭教育的参与度。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元、角、分的货币单位,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换算,如将元转换为角或分,以及将角或分转换为元。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找零计算,理解并使用货币换算在日常交易中的应用。

2.能力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数感得到增强,能够更加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数值之间的关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3.思维发展:

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货币单位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了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5.情感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