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小能手:1花坛小暖棚》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栽培小能手:1花坛小暖棚》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黔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的《栽培小能手:1花坛小暖棚》章节。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了解花坛小暖棚的作用和构造;
2.掌握搭建花坛小暖棚的步骤和技巧;
3.学习如何管理和维护花坛小暖棚;
4.探究花坛小暖棚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和搭建花坛小暖棚,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观察植物在花坛小暖棚中的生长变化,进行科学记录和分析。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与沟通技巧。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花坛小暖棚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能够描述其工作原理。
②掌握搭建花坛小暖棚的步骤,包括材料选择、搭建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③学习如何进行花坛小暖棚的管理和维护,包括温度控制、湿度调节、病虫害防治等。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确保花坛小暖棚的搭建质量和使用效果。
②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植物生长状况,及时调整花坛小暖棚的内部环境。
③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栽培小能手:1花坛小暖棚》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花坛小暖棚结构示意图、植物生长周期图表以及相关视频资料。
3.实验器材:准备花坛小暖棚搭建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如塑料薄膜、竹竿、绳子等,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花坛小暖棚的搭建和实践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栽培小能手:1花坛小暖棚》的预习资料,包括暖棚的基本结构和搭建方法的视频,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花坛小暖棚的作用是什么?”、“搭建暖棚时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步骤?”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的互动和学生的预习笔记,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观看视频,理解花坛小暖棚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微信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植物在暖棚内外生长对比的图片,引出花坛小暖棚的课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暖棚的搭建步骤和材料选择,结合实际操作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如何搭建暖棚,每组设计一个暖棚模型。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搭建暖棚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暖棚的搭建原理。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展示自己的暖棚模型。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参与讨论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帮助学生掌握暖棚搭建的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搭建方法的理解。
合作学习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适合学校花坛的暖棚方案。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链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植物栽培的知识。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出具体建议和评价。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暖棚方案,并撰写报告。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深入学习植物栽培相关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改进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密围绕教学重难点,即花坛小暖棚的搭建原理、步骤和实际应用,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花坛小暖棚的作用和基本构造,理解其工作原理。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活动,学生掌握了搭建花坛小暖棚的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