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7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件大小:18.1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4.05千字
文档摘要

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了解我国农业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激发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参与农业生产的兴趣;培养学生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重点讲解农业是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认识我国农业发展成就:通过实例展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如高产农田、农业科技等。

-培养节约粮食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2.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途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途径推动农业现代化。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农业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对农业的整体认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农业发展话题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农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2.实物展示:引入农作物样本、农业工具等实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互动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你家中常见的农作物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种植的?”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种植过程。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农业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农田丰收的图片,引出“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农业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农业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农业知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为什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农业知识竞赛”,体验农业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的核心概念。

活动教学法:通过“农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农业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农业的核心知识,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了解食物来源。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农业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