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猜测-实验-验证-结论的数学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能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每行摆的面积单位数×行数=长方形的面积这一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推导过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如用面积单位摆长方形、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等活动,亲身体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状的物体,比如我们的数学课本、黑板、窗户等等。(出示数学课本、黑板、窗户的图片)
2.老师想知道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也就是它的面积,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3.学生可能会提出用方格纸测量、用相同的物体摆一摆等方法。
4.教师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更简便、更通用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长方形物体,如桌面、黑板面等,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可能会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2.小组合作,进行猜测与验证
-给每个小组提供若干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这些小正方形摆不同的长方形。
-小组活动要求:
-组长负责分工,每个组员分别摆一个不同的长方形。
-摆完后,观察并记录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3.汇报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摆的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如下表所示: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
|长方形1|5|3|15|
|长方形2|6|2|12|
|长方形3|4|4|16|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可能会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4.验证结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再次展示用小正方形摆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行摆的小正方形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就是长方形的宽,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每行摆的面积单位数×行数=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长×宽=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猜测、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b(其中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66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订正。
-答案:
-(1)长5厘米,宽3厘米,面积:5×3=15(平方厘米)
-(2)长4厘米,宽2厘米,面积:4×2=8(平方厘米)
-(3)长3厘米,宽3厘米,面积:3×3=9(平方厘米)
2.提高练习
-完成课本第66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