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年级数学上册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四(1)说课稿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章节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四(1)”。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巩固除法计算;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通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对数与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推理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试商、计算余数等步骤。
②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③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技巧,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掌握试商的技巧,能够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合理估计商的大小。
②正确处理除法中的余数问题,避免因余数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计算错误。
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识别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并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计算器。
-课程平台:数学教学软件或在线教育平台,用于辅助教学和课后练习。
-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数学游戏软件等,用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等),用于直观展示除法概念和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购物场景,如超市购物、购买文具等,提问学生:“如果小明想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36元,他手上有50元,他需要找回多少零钱?”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除法计算的兴趣。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那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展示除法算式:36÷6=6,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构成,解释除法算式的含义。
2.讲解试商方法:教师示范如何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试商,并讲解试商的技巧。
3.讲解计算余数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计算除法中的余数,并强调余数的重要性。
4.举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如54÷9,讲解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步骤。
5.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教师布置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4.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难题。
5.教师总结练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计算技巧。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中,试商和计算余数哪个更难?为什么?”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点评。
3.教师提问:“如果遇到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十的除法题,我们应该如何计算?”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示范。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计算过程中,如何避免计算错误?”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3.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提高计算速度?”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并示范。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在学习除法的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哪些数学核心素养?”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3.教师提问:“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3.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除法与分数的关系:介绍除法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例如,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分数表示,分数的乘除法也可以转化为除法运算。
-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除法应用实例,如烹饪中的比例配比、购物时的价格计算等。
-除法与几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