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昆虫备忘录》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昆虫的种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记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3.增强学生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自然科学知识,对昆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限于常见昆虫,对昆虫的分类、习性等较为专业的知识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充满好奇,对昆虫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观察和阅读获得新知识。学习风格上,多数学生偏好直观和互动的学习方式,如图片、游戏等。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对昆虫的名称和分类感到困惑,难以记忆。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词汇量不足、句子结构不完整等问题。此外,由于昆虫种类繁多,学生可能对如何观察和记录昆虫信息感到困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昆虫,体验昆虫的生活,加深对昆虫习性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展示昆虫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
4.组织实验活动,如制作昆虫标本,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5.设计“昆虫备忘录”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昆虫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教室中央,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昆虫的世界。你们知道什么是昆虫吗?”
2.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逐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昆虫的了解。
3.老师总结:“昆虫是自然界中非常有趣的一类生物,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昆虫的课文——《昆虫备忘录》。”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昆虫。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图中的昆虫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昆虫通常有六条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们的外形和习性也各不相同。”
三、课文朗读
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些词语或句子特别有趣?”
3.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发现,老师总结:“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生动形象,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昆虫的世界。”
四、课文分析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找出文章的标题、段落和主要内容。
2.老师提问:“同学们,文章开头提到了什么?中间部分主要描述了哪些昆虫?结尾部分又告诉我们了什么?”
3.学生们回答后,老师总结:“文章以‘昆虫备忘录’为题,通过描述不同种类的昆虫,展示了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
五、重点讲解
1.老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如“翩翩起舞”、“密密麻麻”等。
2.老师提问:“同学们,这些词语和句子有什么作用?它们是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的?”
3.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老师总结:“这些词语和句子丰富了文章的语言表达,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六、拓展延伸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昆虫?它们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们积极分享,老师总结:“昆虫世界非常广阔,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昆虫等待我们去探索。”
3.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一种昆虫,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七、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特点和课文中的重点。
2.老师鼓励学生们热爱大自然,关注身边的昆虫,培养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3.老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昆虫备忘录》,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八、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一种昆虫,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2.请同学们阅读有关昆虫的书籍或文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请同学们思考: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昆虫科普书籍:推荐《昆虫记》等经典科普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等知识。
-昆虫观察工具:介绍昆虫观察盒、放大镜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标本制作。
-昆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