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腊八粥配套说课稿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腊八粥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和仿写,提升学生对汉语语言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引导学生了解腊八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腊八粥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对美的鉴赏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共同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六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如春节、中秋节等,对节日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节日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获取知识。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团队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解释。此外,学生在仿写腊八粥的描写时,可能会遇到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的挑战。教师需关注这些困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实物腊八粥模型、教学黑板或白板。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作业。
3.信息化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用于查找腊八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电子课本和课文朗读音频。
4.教学手段:教师自制PPT课件、传统节日文化图片、腊八粥制作视频片段。
教学过程设计
(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腊八节习俗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腊八节的氛围。
2.提出问题: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腊八节吗?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喝腊八粥、祭祖等习俗。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腊八粥的来历。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腊八粥》的结构和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情感。
3.重点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
4.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挑选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腊八粥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腊八粥有什么寓意?”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腊八粥寓意着团圆、美满和幸福。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在腊八节,你会做些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腊八节习俗,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出问题:“腊八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腊八节的传统美食有腊八粥、年糕、汤圆等。
六、拓展活动(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腊八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腊八节的传统习俗有祭祖、扫尘、贴春联等。
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腊八粥的制作原料有哪些?”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腊八粥的制作原料有红豆、花生、莲子等。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文化内涵。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腊八节的历史渊源。
2.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收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详细介绍,包括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以及每个节日的来历、习俗和食物。
-腊八粥食材介绍:详细列出腊八粥中常用食材的名称、功效和营养价值,如红豆、花生、莲子、红枣等。
-传统节日习俗图片集:搜集不同地区腊八节庆祝活动的图片,如人们制作腊八粥、拜祭祖先、街头表演等。
-腊八节诗词精选:挑选与腊八节相关的古诗词,如《腊八粥》、《腊八日宴》等,让学生体会古人对节日的情感表达。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拓宽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