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docx
文件大小:15.16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19
总字数:约2.97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说课稿新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课《寓言四则》,内容主要包括《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和《杯弓蛇影》四则寓言故事。通过学习这些寓言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寓言的特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教化和智慧启示。

2.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寓言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寓言中的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4.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寓言故事,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知识层面上,他们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寓言的特点和寓意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但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本节课的寓言四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寓言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学生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才能把握其内涵。因此,教师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较为薄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知识基础:学生对寓言故事的认知有限,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逐步掌握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3.能力水平: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尚需提升,教师应通过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课堂纪律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随意发言等,教师需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寓言四则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从寓言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活动:设计“寓言故事接龙”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言故事,并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道德寓意。

3.教学媒体:利用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同时,运用网络资源,如寓言故事解读、作者背景介绍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1)教师展示一幅与寓言故事相关的图片,如《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和兔子,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寓言故事,它是一种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讲述道理的文学作品。”

(4)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寓言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历史背景。

(2)逐个讲解四则寓言故事,结合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

a.《守株待兔》:讲解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侥幸心理的危害。

b.《滥竽充数》:讲解南郭先生充数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只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足于社会。

c.《画蛇添足》:讲解画蛇添足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做事情要恰到好处,避免画蛇添足。

d.《杯弓蛇影》:讲解杯弓蛇影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疑神疑鬼的危害。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每个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4)教师总结四则寓言故事的共同特点,强调寓言的教育意义。

3.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寓言故事,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作品。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布置课后思考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5.作业布置(5分钟)

(1)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一本寓言故事集,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2)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或社区中,寻找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并尝试用寓言的形式讲述出来。

(3)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期待他们在下节课上分享自己的成果。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