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河大版(三起)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3单元第11课《开拍之前——撰写视频脚本》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全国河大版(三起)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3单元第11课《开拍之前——撰写视频脚本》说课稿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全国河大版(三起)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3单元第11课《开拍之前——撰写视频脚本》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二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的多媒体制作。他们能够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了解一些基本的图形和文字编辑软件。然而,对于视频脚本的撰写,大多数学生可能没有系统的学习经验。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于制作视频这样的实践活动通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新技能。在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观看视频示例来理解脚本撰写的步骤;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偏好动手操作,通过实际编写脚本来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撰写视频脚本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视频结构不熟悉,难以组织内容;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难以将想法清晰地转化为文字;三是缺乏创意,难以设计出有趣的故事情节。此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将文字脚本转化为实际视频内容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可能不熟悉视频拍摄和编辑的基本技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投影仪、学生用笔记本电脑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源和作业提交
-信息化资源:视频脚本撰写模板、视频拍摄技巧指导视频、经典视频案例分析
-教学手段:PPT演示、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练习、视频展示与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有趣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提出问题:视频制作过程中,除了拍摄,还有什么重要的步骤?
3.引导学生回答:脚本撰写。
4.介绍本节课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撰写视频脚本。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了解视频脚本的基本结构,掌握撰写视频脚本的方法。
2.教学重点:视频脚本的组成部分,如何撰写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3.教学步骤:
a.展示视频脚本模板,讲解各部分的作用。
b.分析经典视频案例,讲解脚本撰写的技巧。
c.强调脚本撰写时应注意的事项,如时间控制、镜头切换等。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学生对视频脚本撰写的理解和掌握。
2.练习内容:
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共同撰写视频脚本。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每组分享自己的脚本,其他组提出修改意见。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目的: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提问内容:
a.视频脚本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b.如何撰写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c.在撰写脚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互动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互动内容:
a.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b.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c.学生展示自己的脚本,教师点评。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拓展目的: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拓展内容:
a.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b.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创意视频脚本。
c.教师总结,强调创新思维在视频制作中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反馈(5分钟)
1.总结目的: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总结内容:
a.回顾视频脚本的基本结构和撰写方法。
b.强调脚本撰写在视频制作中的重要性。
c.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视频制作能力。
教学双边互动,紧扣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凸显的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教学过程流程环节符合实际学情,用时共计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视频脚本撰写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脚本撰写软件,如FinalDraft、Celtx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规划视频脚本。
-视频制作流程图:提供一张详细的视频制作流程图,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剪辑,帮助学生了解整个视频制作过程。
-视频脚本案例分析:收集一些优秀视频的脚本,包括动画、纪录片、广告等不同类型的脚本,供学生分析学习。
-视频脚本写作技巧文章:推荐一些关于视频脚本写作的技